当前位置: 首页 > 冀时 > 资讯 > 头条

【跋涉边境 亲吻祖国】(50) 东乌:承载沧桑历史的“乌珠穆沁”

2020-10-16 21:35:06

作者

郭育卿

评论
0

(作者:王喜民)

飞驶的汽车……

奋飞的车轮……

汽车开足马力前行……

我是凌晨4点多从阿尔山启程西南行的,过军马场、乌拉盖,向着东乌旗(县)行驶……

沿途,穿越海拔1305米的兴安岭平杠峰、乌拉盖尔河、乌拉盖高壁湖……

【跋涉边境 亲吻祖国】50、东乌:承载沧桑历史的“乌珠穆沁”

(凌芸 摄)

窗外,一片片无垠的大草原、一群群奔驰的宝马、一朵朵白云似的山羊……

面对无边无际的草地,我想起了一首草原名诗——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跋涉边境 亲吻祖国】50、东乌:承载沧桑历史的“乌珠穆沁”

经过长途跋涉才到达东乌旗境内。

东乌旗全称为东乌珠穆沁旗,“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旗”即为县。

“乌珠穆沁”蒙语意为“葡萄山的人”。东乌旗的满都宝力格是著名的小说《狼图腾》故事发生地。

东乌旗为锡林郭勒盟的一个边境县。“锡林郭勒”意思是“高原上的河流”。“锡林”蒙语“高原上的平野”,“郭勒”是“河流”之意。锡林郭勒名称来源于锡林郭勒河。

东乌旗南临锡林浩特市,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526.6公里,全旗海拔800至1500米之间。

为什么东乌旗称“东乌珠穆沁旗”?下车后,我首先就这个问题咨询了当地的同仁。

【跋涉边境 亲吻祖国】50、东乌:承载沧桑历史的“乌珠穆沁”

据介绍,这里还有一个“西乌珠穆沁旗”。“乌珠穆沁”的名称来源于乌珠穆沁大草原,这里水草丰美,亲眼所见,确实是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这里,养育的羊肥马壮,尤其是乌珠穆沁马是蒙古马的优秀品种,声名显赫。

历史上,曹操胯下的宝马是乌珠穆沁马;唐太宗六匹神驹也是乌珠穆沁马;当年成吉思汗统帅的剽悍“怯薛军”乘的良骥全都是乌珠穆沁马。

【跋涉边境 亲吻祖国】50、东乌:承载沧桑历史的“乌珠穆沁”

而乌珠穆沁羊同样驰名中外。乌珠穆沁羊尾大肉多,味道鲜美,一直是内蒙古出口世界上众多阿拉伯国家的主要肉用羊,也是北京东来顺涮羊肉的主要来源地。

信步于旗政府所在地乌里雅斯太镇,这是一个非常平坦的地带,宽敞的道路,笔直的街道,洁净的建筑,令人神情深往。尤其是广场上的骏马雕像,活龙活现,栩栩如生,显示这就是闻名的乌珠穆沁马。

站在街区,经打问,这里通向口岸的距离为68公里。

【跋涉边境 亲吻祖国】50、东乌:承载沧桑历史的“乌珠穆沁”

“乌里雅斯太”蒙语意为“杨树”。清乾隆(1750年)称“喇嘛库伦”,自古以来是中外驰名的亚洲三大库伦庙之一。“库仑”蒙语意为“寺庙院墙”。

在此,我的目光中看到了旗府乌里雅斯太镇农贸市场、政府大楼,旗图书馆。

停留片刻,我顺乌珠穆沁大路北行去喇嘛库伦庙参观。 该庙又称“施集庙”。一眼望去,这是一组宏伟的建筑,那枣红色的墙体,宽敞的院落,高大的瓦房,仿佛有北京故宫的建筑味道。

行走在通向主殿的大道上,工作人员介绍说:“喇嘛库伦庙始建于1781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建寺庙者为罗布宫其格拉活佛。当初始建寺庙时,先在四周垒筑库仑,即寺庙围墙,里面设置了几座蒙古包。众僧在蒙古包内集合诵经,鼎盛时期喇嘛1600名,由此而得名喇嘛库伦。”

【跋涉边境 亲吻祖国】50、东乌:承载沧桑历史的“乌珠穆沁”

在主殿,一位正在打座的喇嘛,站起来接受了采访,他说:“平时到这里的人很多,尤其是节假日,人山人海。因为这个库论年代已久,有些珍贵的物品保存了下来,供人们参观。”

讲到这个库仑的影响力,这位喇嘛说:“太有名气了!不仅仅是在内蒙古,在全国乃至在亚洲都有影响力。这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留下的历史文化,所以,我们要保存好!对于保存历史文物,县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及时的维修,投入了很多资金。”

参观喇嘛库伦庙之后,我又驱车半个小时,来到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跋涉边境 亲吻祖国】50、东乌:承载沧桑历史的“乌珠穆沁”

口岸建设的雄伟壮观,正面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红字。据介绍,这个地方历史上称为“蒙马处”,是中蒙两国边民通商的要道。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并确定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

【跋涉边境 亲吻祖国】50、东乌:承载沧桑历史的“乌珠穆沁”

【跋涉边境 亲吻祖国】50、东乌:承载沧桑历史的“乌珠穆沁”

一 在贸易交流大厅,一位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说:“这里是通向蒙古国的重要窗口,相对蒙古国的苏赫巴托省,两国货物交易量很大,仅蒙古国一年入境货物约十万多吨。此地也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口岸曾举办过世界汽车锦标拉力赛。” 口岸旁边是中蒙边境第1046号界牌。一位战士在此守护,他能够为祖国站岗,感到特别荣幸!

东乌旗,尽管这个旗县有些人不太熟悉,但有很多看点。这里还有母亲湖“额吉淖尔”、宝格达山森林公园、乃林郭勒景点、白音敖包旅游区等。

我在一处内蒙古族人家做客,户主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他介绍:“在口岸建设之前,这里是一片非常荒凉的土地,自从口岸开通后,这里的人们大多从事贸易交流,可以说口岸富了我们的蒙族家庭。”

【跋涉边境 亲吻祖国】50、东乌:承载沧桑历史的“乌珠穆沁”

当我问到户主的部族时,他说:“我是乌珠穆沁部族,我们的祖先是维拉特人,‘维拉特’蒙语为‘林中的百姓’,13世纪初,在新疆北部境内外的乌珠穆沁等靠采集野生葡萄维持生活,后来称为蒙古族的一个分支,从事游牧,仍沿用了‘乌珠穆沁’的称呼。” 饭菜非常丰富,有羊汤、羊肉、羊头,几乎是一顿全羊大歺!

饭间,户主的一曲“草原向你招手”把气氛推向高潮,尤其是敬献的哈达,令人感动!让人感怀……

回见,东乌珠穆沁旗!

告别,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跋涉边境 亲吻祖国】50、东乌:承载沧桑历史的“乌珠穆沁”

走吧,用双脚丈量我们亲爱的国土!

敬礼,用双臂拥抱我们伟大的祖国!

点赞1

收藏

评论
已输入0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