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育卿

(作者:王喜民)
连日来,在贵州苗寨穿行,当行致剑河县时,听到一位传奇人物姜文英,这位苗寨小妹竟靠剪纸,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并用剪纸扶贫帮富。
为此,我特意赶到姜文英家,采访这位苗族小妹。

当我步入姜文英家,一下子震惊了!只见两间小小的住宅里,满墙、满地、满桌……布满了剪纸!
再看看她的书柜,剪纸获得的奖杯、奖状、奖旗……一摞摞、一堆堆!
其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奖状。

太了不起了!这位苗家女人!
太让人敬佩了!这位苗族能手!
太震撼了!一个出生在苗寨的小妹!
寒暄了两句话,姜妹便拿出了一大摞剪纸作品展示,其中有《民族团结》、《双龙相亲》《走亲》、《求子图》等等……

我问:“你的剪纸有助推公益事业的吗?”
姜妹:“那是必须的,自政府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来,我用剪纸传帮带,对口帮助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问:“还有别的项目吗?”
姜妹:“有啊!2013年,我成立剑河县苗族剪纸艺术苑,与40余名绣娘联手创业,带动周边群众200人就业,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意大利及国内的北京、上海等地。有上百户靠剪纸脱贫致富。”

说完后,姜妹开始现场表演她的剪纸技能。她一遍剪纸一边介绍自己剪纸不平凡的经历。

她说:“我出生于台江县老屯乡岩脚村剪纸世家,自幼随母亲学习剪纸技艺,12岁时即可掌握刺绣花样的剪纸技术,已有三十多年的艺术实践。我的剪纸是以图案为主,背后都有故事。母亲一边教我剪纸一边给我讲故事。妈妈所讲的故事我都认真地听,用心记下来,听多了也就熟悉了。母亲的手艺我都学会了,自己就能创作。我擅剪苗族神话题材的剪纸作品,创作了《吴公龙》等广受大众喜爱的剪纸作品。我还心系传承事业,不定期到中小学校内传授苗族剪纸技艺,成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的实践者。2010年12月,作品《九宝杀龙》参加贵州省文化厅举办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刺绣比赛中获一等奖。”


最后,我问:“疫情以来,你的剪纸作品有没有创新?”
这时,姜妹很快带我到她的加工房,拿过来一张剪纸,她说:“这是一张抗疫作品!”
“噢!抗疫作品!请你讲讲图中的内涵?”
视频:姜文英向作者讲述剪纸作品《抗疫》
姜文指点着构图说:“这个图的上边是太阳,下边的是鼠,说明鼠年我们国家经历了疫情 。用我们苗族的信仰,祈祷太阳把疫情消灭,让全国人民平平安安!”

点赞1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