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育卿

(作者:王喜民)
晨曦澄澈……
初阳四射……

连日来,我在江西省赣州地域踏访。在东山村,我遇上了对口扶贫的赣州住建局的付强,他是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几年来,付强一心扑在扶贫上,直到全村摘掉贪困帽子,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此,我专访了付强——
问:你是那一年来帮扶的?
付强:2016年元月来的。
问:扶贫有个标准吗?
付强:有,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举全村之力,集全村之智,因地制宜、密切协同、务实合作,全村贫困户32户125人实现了高质量脱贫。
问:这个村子的地理环境呢?
付强:该村位于田村镇北部,与莲塘村相连,距离县城60多公里。全村国土面积5917亩,耕地1029亩,山地4888亩。全村下辖5个小组,299户1372人,党员23人。
问:主要农作物有什么?
付强:瓜果疏菜、水稻、脐橙等。
作者采访东山村村民
问:请谈谈一路走来的情况?
付强:回首展望,2016年元月我和两名工作人员选派到这个村,开展精准扶贫。开始人生地不熟,生活习惯也不适应,在村干部带领下,遍访农户,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并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整改,压紧压实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六个精准”,扎实做好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认真落实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通过乡村夜话、集中开会、上户座谈等形式与村里的群众面对面交流,进一步宣传精准扶贫,也加强了感情沟通,群众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问:有文化活动吗?
付强:在传统节日有针对性地组织村民开展文艺活动,开展“党旗引领 五星创评”活动,对贫困户的家庭卫生、勤劳致富、遵纪守法、邻里和睦、诚信感恩五类情况进行评星定级,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让贫困群众有标杆、有激励、有约束,逐步形成你追我赶的社会新风尚。加强贫困户的感恩教育,实现“志”“智”双扶,贫困户知党恩、感党恩的氛围更加浓厚。
问:工作亮点呢?
付强:工作亮点是村庄环境和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变化,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贫困户知党恩、感党恩的氛围更加浓厚。发挥了行业部门优势,凝聚了各方扶贫力量。

作者前往东山村烈士纪念园,1300多位红军烈士长眠在这里。
问:下一步工作打算呢?
付强:巩固脱贫成果。加大产业发展力度,抓好粮食生产。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有机融合。
问:好!谢谢你接受采访。
付强:不客气!

点赞0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