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育卿

(作者:王喜民)
又是一个晴朗日……
又是一个艳阳天……
今天的空气特别清新,今天的天空分外湛蓝。
我与兴安县副县长辛爱玖穿行在老山界山下的村寨,了解当地脱贫攻坚战的情况。
当行至华江瑶族乡地域时,恰遇一长队人打着党旗高唱“红军不怕远征难”歌曲行进在山间小路。原来是乡党委书记文万年,带领全乡所有干部重走长征路,学习党史课。
当场,我采访了文万年书记。文书对我说:“在五一到来之际,给乡干部们上一堂党史课,重新走一下长征路。”
我问:“这个地方是红军走过的地方?”
文书记指着眼前的羊肠小道说:“这是当年毛主席长征走过的山路!”

我一听是毛主席当年长征走过的一段路,第一反应是和乡干部们一起走,体验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我和陪同我采访的辛县长,一起插进重走长征路的队伍中。
辛县长说:“正合我意,我也是想走,体会一下。”
走在山间小道,别有风情。但是,山路太窄,都是石头路,而且,杂草纵生,泥水光滑。
文书记说:“这是原汁原味的长征路,保持了原样。原本,有企业家想投资修修,我们不同意,那就变味了。”

过了一条小溪,文书记边走边对大家说:“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突破湘江后,在毛泽东同志的力主下,红军中央纵队经华江翻越老山界后到达黎平,再到遵义。华江,是红军长征转折之旅的新起点。当年红军在华江留下了红军标语楼、朱德指挥所、毛主席下榻处及红军墓等众多遗址遗存。特别是这条红军长征走过的路,保存了下来。”当走到老山界红军雕像前,文书记特意邀请我讲我走长征路的体会,给大家上党史课。

华江瑶族乡地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南麓,总面积422.28平方公里,其中毛竹面积23万亩,是全国十大毛竹种植基地之一。
华江是兴安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有瑶族人口4700多人。
然而,过去这个乡是个贫困乡,后来过上好日子。在脱贫攻坚战中,乡党委、乡政府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在思想领域提高全乡的幸福指数。
于是,华江瑶族乡紧紧围绕“三色"文化做文章。一是打造绿色文化,做活生态文章。二是打造红色文化,做活历史文章。在民俗博览馆二楼开辟了红色文化讲堂,编辑出版了《红军过华江》书籍,在红军过华江重点遗址地建设了红色文化雕塑群及红色教育小广场。三是打造原色文化,做活瑶乡文章。编辑出版了《瑶乡探密》一书,充分挖掘整理华江瑶族历史文化。

点赞0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