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出炉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1-12-14 16:53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北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北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有关情况。

按照《土地调查条例》“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规定,我省及时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兰格说,我省“三调”历时3年多,省、市、县三级累计投入8000多名调查人员,按照“国家统一制作底图,地方实地调查、地类在线举证,省级全面检查、严控成果质量,国家核查验收、统一分发成果”模式,经过国家级4轮检查、2轮“互联网+”在线核查、4轮专项督察,省级4轮集中审查,汇集了1085.07万个调查图斑,形成了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的“三调”数据成果,全面查清了我省国土利用状况,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国土调查数据库。自然资源部委托国家统计局对全国“三调”成果进行了第三方质量抽查评估,我省评估结果全部合格。


“三调”与以往的调查相比,有哪些不同和特点?


立足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将“土地调查”调整为“国土调查”。和以往的土地调查相比,“三调”在调查内容、技术方法、组织模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调整和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适应新要求,丰富了调查内容。“三调”调查分类与规划等用地分类更加融合,调查内容更加全面。“三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零米等深线,重新明确了林草分类标准,增加了对耕地种植类型的调查,对河道、湖区、林区、牧区范围内的耕地以及沙荒耕地等内容进行了细化,将城镇村内部建设用地类型进行了细分,与规划分类进行了衔接,并将“湿地”列为一级地类。


二是运用新技术,提高了调查数据精度。“三调”在遥感、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常规调查技术基础上,集成了云计算、无人机等新技术,全面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


三是建立新机制,提升了调查工作效能。建立并全面应用了“互联网+调查”机制,通过全国统一的“国土调查云”平台,实现了外业调查、内业核查、数据建库等工作的上下联动、远程对接和实时印证。外业调查中,同步拍摄实地照片,全面反映地块全貌和利用特征,照片具有坐标、方位角和时间等信息,通过云平台实时上传、比对、校核。“互联网+调查”机制的应用,有力支撑了调查效能提升,特别是有效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外业核查困难。


四是坚持全程质量管控,强化核查指导,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准确。“三调”成果质量控制实行“国家总体把控,省级全面把关,市县100%检查”,每一阶段成果检查合格后才能转入下一阶段,只有检查合格的数据才能建库逐级上交。在国家组织4轮检查、2轮“互联网+”在线核查、4轮专项督察的同时,省级进行了4轮集中审查,并对重点县区进行跟踪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了调查成果质量和工作进度。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从“三调”数据成果中,能否反映出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


“三调”数据显示,全省林地9638.02万亩、种植园用地1508.80万亩,较“二调”时分别净增加2690.00万亩和199.29万亩,林园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比例由“二调”时的29.2%上升至39.4%。这充分说明,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社会各界十分关注“三调”成果共享应用工作,下一步在推动成果共享应用方面有哪些考虑?


在“三调”成果共享应用方面,我省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共享“三调”成果数据库。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已充分利用“三调”成果作为体现国土空间唯一性的一张底图。同时,我们也根据不同的管理需要,制作了可提供给各有关部门共享使用的“三调”成果数据库。


二是,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以“三调”成果为统一底版,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更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大数据深度挖掘,集成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审批和实施监管等相关数据,构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结合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实现对各类空间利用数据的统一管理、空间分析、共享服务等功能。


三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集成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相关专项规划成果,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相关空间规划在“一张图”上的协调衔接。


记者|白雪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