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古代,“冬奥会”是这样的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郭育卿

时间:2022-02-13 17:17:50

中华民族自古便与冰雪有着不解之缘,很多地区具有久远的冰雪运动传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学会了利用冰雪、观赏冰雪、嬉戏冰雪来吧,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代都有哪些与冰雪有关的运动

隋唐:最早的滑雪——骑木而行

《隋书·北狄书》记载,隋代时,生活在嫩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室韦族人在雪地里“骑木而行”,提高行进速度,防止陷入雪沟中,可谓现代滑雪运动的雏形。

唐代时,居住在额尔古纳河至阿尔泰山一带的回鹘族人,在冰雪环境中也同样在脚下系上木板,并用木杖支在腋下,可以非常迅速地在冰上滑行。当地人将其称之为“骑木马”。显然,这些都是为生存需要服务。

宋朝:雪橇雪车——骑冰床

宋代,冰雪运动更为兴盛。据《宋史》载:“(皇帝)幸后苑,观冰嬉”。冰嬉可以理解为冰上的游戏,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滑冰”。

宋代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过一种名为冰床(凌床、拖床、胡床)的游戏,是一种以人力牵拉为动力的冰上游戏。

到了明代,冰嬉被列为宫廷体育运动。一些官家子弟会聚集在冰面上玩冰床,并将十几张床连在一起,一边饮酒驱寒,一边滑行,京城内甚至有人在冬天以拉冰床养家糊口。这种娱乐方式一直持续到清末。

清朝:滑冰比赛——皇家“冬奥会”

清代是我国古代冰嬉发展的黄金时代,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就曾建立了一支冰上机动部队,士兵脚穿乌喇滑子(冰鞋),曾创下一天一夜滑行350公里的惊人纪录。

众多清朝皇帝中,尤以乾隆帝对冰嬉最为看重,定为国俗”,乾隆每年都会从八旗官兵中挑选“善走冰”的能手入宫训练,冬至到“三九”时节还要在西苑冰上举行冰嬉,皇帝率王公大臣等前往观看。赛后,皇帝分等次恩赏银两。《冰嬉图》反映的正是这一场景。

冰嬉分为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两种。速度滑冰要求完成“官趟子”(规定动作)的8种动作姿势,包括双臂摆动式、背手跑冰式、弯道式等。花样滑冰的式样更为丰富,有猿猴抱桃、鹞子盘云、金鸡独立、哪吒探海、凤凰展翅、双飞燕、大蝎子、摇身晃、香炉爪等十几种。

“转龙射球”是八旗按照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的顺序依次排好,每旗都由旗手为先导,射箭手紧随旗手之后。在接近皇帝冰床处设置有旌门。旌门上挂有天球,弓箭手在滑过旌门的瞬间开弓射箭。

“冰上蹴鞠”亦称为“抢球”,融合了宋代的蹴鞠,在冰上两队各十人争夺彩球,每队稳稳拿到彩球,即插入一面彩旗,累计八面彩旗为胜有赏。“冰上蹴鞠”一直是古代军队训练科目之一,因其兼具娱乐和竞技而被广泛传入到民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