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孔德琳
时间:2025-09-19 06:47
河北武安推动钢铁产业绿色转型
蓝天白云铺展崭新画卷
河北武安市,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厂区内花草繁茂,花园式工厂景色秀美。100多条皮带通廊如丝带般贯穿全厂。
“过去烧结工序皮带通廊天天漏灰,拿扫帚从早扫到晚,一天下来全身黑不溜秋。”公司副总裁董慧军说,“如今,用料不见料、用煤不见煤。皮带机密封,外部皮带通廊也密封,双保险!”
3年前这家公司借助退城搬迁契机,在生态环境部门推动下,实现了生产链条全工序超低排放。
在“超低排放管控治”一体化平台,大屏幕上跳动着全厂1766个环境监测点实时数据。“就像给工厂装上了‘环境心电图’。”操作员石振波形象比喻,“任何一个点位排放异常,系统都会自动报警。”2023年底,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被评定为环保绩效A级企业。
A级,环保绩效评级的最高等级,代表同行业环保治理最高水平。
武安市,因钢而兴,曾长期戴着“钢铁围城”的黑帽子,空气质量在全省排名垫底。如今,当地掀起“创A”绿色革命,带动钢铁、焦化、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现蜕变。
加速淘汰低效产能。12家在产钢铁企业的7座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9座100吨以下转炉、1座80吨转炉,全部关停拆除。
推动生产流程再造。“我们将长流程炼钢转型为低碳、节能的短流程炼钢,吨钢减少1.6吨二氧化碳、3吨固体废弃物和75%污染物排放。”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鑫汇冶金有限公司环保部部长杜晓五说。
截至目前,武安市12家在产钢铁企业全部完成“创A”,当地重点行业A级企业达16家,占行业总数的84%。
在推动“创A”基础上,武安实施“靶向式”短板整治。因钢企集中,武安一氧化碳排放基数大,成为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的短板。
为了攻克难题,他们到广东、新疆等地借鉴先进经验,邀请科技公司、华北理工大学等技术团队,对符合催化氧化技术路线的烧结机实施减排改造。
“日减排约51吨!”2024年底,新金钢铁有限公司率先应用一氧化碳催化氧化深度治理新技术。“改造后,一氧化碳排放浓度从改造前约4200毫克/立方米降至约1500毫克/立方米。”公司环保部部长宋志华说。
2024年,武安市一氧化碳年均浓度为2.1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5%。
蓝天白云渐成日常风景。2025年上半年,武安市PM2.5浓度3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1.27%。优良天数为133天,优良天数比例达73.48%,同比增加30天,空气质量创有监测以来历史同期最优水平。
傍晚的武安洺湖公园,休闲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现在带着孙子出来玩,空气清新,再也不用担心灰尘了。”市民王建军擦擦汗,指着天边的晚霞说,“这天这景,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夕阳映照下,远处钢厂的身影与武安城市天际线和谐共存,勾勒出一幅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崭新画卷。
记者 史自强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9日 第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