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责编:王兴
时间:2025-09-19 07:36
9月16日,在邢台市抗大1940街区“县”在出发·河北县域特色产业赋能文旅市集上,游客在选购毛绒玩具。本报记者 赵永辉摄
旅游业具有突出的产业关联力和带动力,能与许多产业实现融合共生。太行深处,不仅藏着壮美风景,更有特色产业涌动的活力。
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打造产旅融合新场景为抓手,将我省太行山沿线5市75个县域特色产业融入文旅场景,举办“县”在出发·河北县域特色产业赋能文旅市集等特色主题活动,展现文旅与县域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的创新成果,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旅搭台,产业唱戏。9月15日至17日,在邢台市抗大1940街区,骑行元素贯穿“县”在出发·河北县域特色产业赋能文旅市集:儿童平衡车赛童趣十足,自行车光影秀绘出绚烂图案,平乡童车和广宗自行车惊艳亮相,引来游客观赏体验。
“我们的展区里既有日常通勤的车型,又有满足专业需求的高端赛车,不少游客试骑后当场下单。”广宗经济开发区副主任夏福健表示,文旅市集为特色产业搭建了展销平台,实现以展促产、以展带销。他们还十分期待即将举办的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河北邢台站)。
创新“产赛联动”新模式,用赛事活力激发自行车产业新动能。今年以来,广宗借力自行车赛事,刺激运动自行车、装备等产品消费,加快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升级。今年1至8月,该县生产自行车1480万辆,同比增长15%,中高端车型占比增长至60%。
河北县域特色产业基础较好,已经形成了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不少特色产品与文旅匹配度高。推动旅游业与不同产业的结合,不仅能有效利用本地资源,还能为产业创新和转型提供新的动力。
中医药做成了饮品、陶瓷产品成了文创、白沟箱包开拓露营市场、赞皇土布款式更多样……我省太行山沿线五市通过深化产旅融合,创新特色产品供给,使特色产业焕发新生,拓展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本届省旅发大会期间,各地纷纷以场景创新为县域特色产业赋能,把文旅流量变成更多产业增量,提升产业品牌影响力。
在邢台主会场,用毛绒织物打造“绒化一切”的场景,为清河羊绒、高阳毛巾等特色产品吸引流量。张家口分会场,“葡园时光,萄你喜欢”采摘节、葡萄酒盲品大赛等系列活动,让游客记住了怀来葡萄酒。保定分会场,借力音乐大会宣传保定美食“四件套”、曲阳定瓷、易县易水砚等特色产品。
文旅产业聚人气、促消费,激活了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有记忆、有温度、有味道。太行山的万千惊喜,正通过这些沉浸式、互动性、多元化新场景,悄然走进越来越多游客的眼里、手中与心间。
如今在太行,特色产业借文旅赋能,激发了创新活力;文旅则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催生了更多元的新业态。
内丘的和隐山居民宿,是本届省旅发大会的观摩地。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助眠的酸枣茶饮,吃酸枣仁做的药膳,还能体验各种疗愈活动。这样的康养旅居生活很惬意。
邢台浅山丘陵区是酸枣集中种植区。依托酸枣仁、枣芽茶、酸枣饮品等一系列养生好物,再加上太行山间的青山绿水,生态康养、中医康养、山地康养等多元康养旅游业态在邢台应运而生。
产旅融合,丰富了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鸡泽的辣椒博物馆、石家庄市鹿泉区的君乐宝乳业工业旅游区……不少地方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把县域特色产业嵌入旅游体系,推动特色工业游、康养旅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大大增加了县域旅游的吸引力。
当游客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各地都在进一步探索:如何让游客一想到一个地方,脑海里就有场景和故事?
产旅融合,可以增强旅游消费的体验感、互动感,创造传统观光之外的情绪价值。
在“中国纺织之乡”高阳,亲手用草木染技艺制作一块毛巾;赴“中国小米之乡”武安,沉浸式体验谷子的耕种;到邯郸市峰峰矿区,烧制一件属于自己的磁州窑瓷器……凭借得天独厚的特色产业优势,各地将情绪体验从看风景延伸到匠人技艺、市井烟火等领域。
被观赏的展品变为可参与的生活,这份可触摸、可带走的沉浸式记忆,也自然转化为游客愿意“打包带回家”的特色产品。
产业是基础,旅游是载体。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以文旅赋能、产业融合、场景创新为路径,创新特色产业集群文旅示范融合模式,积极拓展产旅融合“奔县游”项目,促进旅游与农业、商贸、工业等产业融合,推动太行山旅游实现从观光打卡向“深度体验+产业融合+品牌增值”全价值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