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责编:韩增发
时间:2025-10-06 12:20
“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地下停车场,我打开‘雄安行’APP,跟着上面的导航箭头走,才2分钟就找到了空车位。”市民王先生这趟轻松的停车经历,背后藏着河北北斗技术的实用成果。
作为我国北斗系统规模应用的重要试验地,河北正围绕20个领域打造100个北斗创新应用场景。从地下停车场到公路干线,从救灾现场到日常小事,这项“国家重器”正变得越来越“接地气”,悄悄为民众的生活和行业发展帮上大忙。
工作人员在兴隆县救灾现场使用“天通北斗融合终端”通话。王丙超摄
从“找车位难”到“百场景计划”
半年前,王先生在容东片区的地下停车场还得“绕来绕去找车位”——传统导航在地下没信号、定不准位置,这也是雄安新区建了很多地下空间后,大家普遍遇到的麻烦。现在不一样了,“北斗+5G室分”超大规模地下空间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逐渐完善,已覆盖近200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实现了车位级精准导航,很好地解决了“找车难”问题。
能实现这样的改变,离不开河北“用场景带产业”的整体规划。2025年,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推动百项北斗创新应用场景建设的通知》,明确要围绕“北斗+智慧城市”“北斗+低空经济”“北斗+交通运输”等20个领域发力,到2027年做出一批能复制、能推广的北斗应用案例。
场景破题,北斗的用处越用越实在
凌晨2点,京港澳高速河北段上,货运司机老李的重型卡车里突然响起警报:“前方1公里有车走得慢,建议减速!” 这声提醒来自车上的智能终端——是河北空天控股自己研发的设备,靠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加上防碰撞系统,已经帮老李避开了3次可能发生的事故。
河北是交通运输大省,拥有的长途客车、危险品运输车、重型卡车数量位列全国前列。之前2G网络停用后,老的车载终端经常“断联”,没法监管。河北空天控股的这套方案,不光靠北斗实现了全场景精准定位,还加了监测司机是否疲劳、保护数据安全的功能,现在已经在全省11个地市逐步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运营车辆享受到了设备带来的便捷。
“开车安全的司机,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也能促使来年的保险费有所降低;系统规划的智能路线,还能让车辆燃油消耗有所降低。”公司负责人算了笔账,北斗技术正给货运行业带来“更安全+更省钱”的双重好处。
如果说交通领域是北斗的“日常帮忙”,那应急救灾就是它的“关键时刻显身手”。今年7月下旬,承德市兴隆县出现持续强降雨,持续降雨引发山洪,基础设施严重损毁,部分区域出现“三断”(断电、断网、断路)的情况,手机电话都没了信号,无法和外界取得联系,情况危急。
前方突击队员小张戴着特制头盔,接到了电话呼叫,“报告指挥中心,我们已经抵达现场,正在全力抢救!”原本失联的队伍,顺利联系上了后方指挥中心——这是远东通信专为解决“失联”而研发的“北斗+天通”融合终端。
“以前用老款卫星电话,用的时候需要一直对着天空,一忙起来电话放到兜里,就没信号了。”远东通信应急行业总监孙安宅说,这款终端融合了天通、北斗两个卫星通道;头盔式设计能自动对星,一直保持在线状态;北斗的短报文功能还能实时传回终端的工作状态。
现在,这套方案已经在河北多个地市的应急系统用上了,帮着完成了几十次灾害救援,有效消除了“失联村”的情况发生,以后还会推广到水利、林草、电力这些行业。
北斗三号短报文公众应用商用试验正式启动。中国移动供图
未来助力,北斗产业迎来“河北好机遇”
“雄安新区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现实需求,更为创新技术应用提供了极好的验证平台。”行道雄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彬的这句话,说出了河北北斗产业发展的关键。
今年8月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河北省加快推动北斗规模应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完善北斗基础设施、拓展北斗应用场景、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北斗试点城市五项重点任务。
到现在,河北打造的三大标杆场景——雄安地下定位、交通车载终端、应急融合终端,已经总结出了可复制的经验: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帮着攻克技术难题,河北省科技厅搭建平台帮着把技术变成实际应用,省科技投资引导基金的子基金给企业投钱,形成了“研发—落地—做成产业”的完整链条。
未来三年,河北会重点打造“北斗+”的产业生态,让北斗技术走进社区养老、智慧农业、低空物流等更多领域。就像王先生在雄安地下停车场的轻松体验一样,以后会有更多河北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北斗就在身边”的便利,而河北这片土地,也会成为全国北斗规模应用的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