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责编:白萌
时间:2025-10-16 16:09
在电商冲击、消费分级加剧的零售业变局中,一家扎根县域41年的百货——信誉楼百货集团却以“零关店”的纪录实现了逆势生长,用实践诠释了长期主义的价值。翻看信誉楼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从其在黄骅开设第一家门店起,“夯实基础、顺其自然”的朴素理念,便已经刻入了这家企业的基因当中,并在40年的成长中,成为它穿越周期的内核动力。
“作为经营企业来讲,一定坚持长期主义。信誉楼经营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心想赚钱的路越走越窄,只有诚心诚意为消费者和供应商着想,财源才会滚滚而来。一家企业只要做好了长期思维、长期主义,企业经营增长、利润增长都是自然而然的。”信誉楼董事长李炳正表示。
“六年不盈利,但创始人却宣布我们企业成功了。”回顾创业历程,李炳正坦言,从1985年第一家门店开业起,信誉楼连续六年仍未实现盈利,但在这一过程中,信誉楼已经在当地树立起了良好的顾客口碑。这一反短期功利的选择,为后续43家门店的稳健扩张奠定基础。
经商,商品是第一位的,在信誉楼看来,县域市场并非“低配版”消费,而是需要更精准的品质服务。面对同质化竞争,信誉楼选择向供应链深处扎根。2019年,集团将采购模式从单店柜组调整为集团统一采购,源头直采占比达64%,与全国240个直采基地、20个合约农场合作,自有品牌发展至60余个。“我们用旱碱麦面粉年销5200吨的例子证明,县域消费者同样追求健康优质商品。”李炳正表示,集团自营比例超90%,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提升质价比,让“美好生活服务商”的定位落到实处。
在优质的产品供应之外,信誉楼如何将“信誉”二字从口号转化为竞争力?对此,信誉楼的答案是制度保障。创业初期,当行业普遍实行“货物出门概不退换”时,信誉楼率先推出“五试一退”制度和全国首张信誉卡。现如今,信誉楼仍坚持“员工绩效考核不与销售额挂钩”,从机制上杜绝推销导向,确保服务真诚性。同时,供应商合作免收条码费、堆头费,货款结算严守信用,构建了良性生态。
不止如此,在新时代新背景下,信誉楼还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作用,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更好的服务,盘活链条。近年来,信誉楼通过“农超对接”将黄骅冬枣、深州蜜桃等特色农产品引入超市,既助农增收,亦丰富市民餐桌。今年响应国家家电补贴政策后,其空调销量达6.8万台,整体家电增长40%。
在实体零售的寒冬中,信誉楼用41年坚守证明,长期主义不是慢行,而是稳行。其以信誉为本、以员工为基、以供应链为盾的实践,为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鉴路径。当短期逐利成为行业常态,这种“不内卷”的定力,恰是实体零售走出“繁花之路”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