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别节目】报告解读 | 民之所望 政之所向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韩维

时间:2023-03-11 20:40:27

冀时客户端报道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民生领域的话题都会备受各方关注。哪些政策关乎你我?哪些举措正在落实?今天(3月11日)的《报告解读》,继续来读报告、看民生。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一直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天的《报告解读》我们就来聊聊政府工作报告中那些关乎你我的民生事儿。

过去的五年,政府持续过紧日子,省出来的钱更多地用在了改善民生和帮扶企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五年,全国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在发展中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拿就业来说,过去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270多万人。物价呢十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稳定在2%左右的较低水平。教育方面,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医疗方面,我国将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450元提高到610元,更多群众急需的药品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和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惠及5700多万人次。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费用负担超过4000亿元。社会保障方面,连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50元提高到84元。用真金白银的投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张张民生账单变成了人民群众张张笑脸。

那么未来我们的生活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政府工作报告列出了"福利清单"。首先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2023年,城镇将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其次要稳物价、促增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在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针对群众关心的住房问题,政府报告提出,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教育方面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医疗方面,还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的接力点。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决心和能力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这是成就中国奇迹的重要密码,也是迈步新征程的关键所在。 

好了,今天的《报告解读》就是这些。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