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静脉曲张:从 “蚯蚓腿” 表象深挖血管病变根源

发布时间:2025-04-25 15:51:24

张蕾

保定市徐水区人民医院  普外胸外科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人的腿部皮肤下出现像蚯蚓一样蜿蜒扭曲的青筋,这就是俗称的“蚯蚓腿”,医学上称之为静脉曲张。它不仅影响美观,更反映了深层血管的病变。今天,就让我们从这一表象深入挖掘静脉曲张背后血管病变的根源。

静脉曲张最常发生在下肢,尤其是小腿部位。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静脉血管内有瓣膜,它们如同单向阀门,保证血液从腿部向心脏单向流动。当静脉瓣膜出现问题,血液就会发生逆流,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静脉血管逐渐扩张、迂曲,从而形成静脉曲张。

导致静脉瓣膜功能受损的原因有很多。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是常见的诱发因素。比如,教师、售货员、办公室职员等职业人群,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腿部肌肉活动减少,无法有效促进血液回流。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如果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水流就会变慢甚至停滞。腿部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会使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久而久之,静脉瓣膜就会承受过大压力,逐渐变得松弛、关闭不全,失去单向阀门的作用,血液逆流,进而引发静脉曲张。

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静脉血管壁的弹性会逐渐下降,静脉瓣膜也会发生退变。这就如同橡皮筋,使用时间长了,弹性会减弱,变得松弛。老年人的静脉瓣膜功能相对较弱,对血液逆流的阻挡能力下降,因此静脉曲张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遗传因素在静脉曲张的发病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家族中有静脉曲张患者,个体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大约60% 的静脉曲张患者有家族遗传史。遗传可能影响静脉瓣膜的结构和功能,使个体从出生起就具有易患静脉曲张的体质。

肥胖同样是导致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体重超标会使身体对腿部静脉施加更大压力,增加静脉回流的负担。想象一下,一根水管,当外界压力过大时,水流通过就会变得困难。肥胖者的腿部静脉就处于这样的困境,长期承受过重压力,静脉瓣膜更容易受损,从而引发静脉曲张。

怀孕也可能引发静脉曲张。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使静脉血管扩张,同时增大的子宫会压迫盆腔内的静脉,阻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这种双重影响下,孕妇发生静脉曲张的概率明显增加。许多孕妇在孕期会发现腿部出现青筋突出的现象,这很可能就是静脉曲张。

除了外观上“蚯蚓腿” 的表现,静脉曲张还可能伴有腿部沉重、酸胀、疼痛等不适症状,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症状会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静脉曲张,早期发现和干预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时活动腿部,促进血液回流。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腿部运动,如踝泵运动,即通过屈伸踝关节,带动小腿肌肉收缩和舒张,像水泵一样促进血液流动。肥胖者应积极控制体重,减轻腿部静脉压力。孕妇在孕期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休息时可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一旦发现腿部出现静脉曲张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超声等检查手段,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早期轻度的静脉曲张,可通过穿着医用弹力袜等保守治疗方法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修复或去除病变的静脉血管。

静脉曲张看似只是腿部皮肤表面“蚯蚓腿” 的表现,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血管病变根源。了解这些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血管健康,避免静脉曲张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