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 第五届自然嘉年华(石家庄站)正式报名通道开启了
- 燕赵文坛歌正气,群贤缘聚颂太行 ——彬然《太行颂》研讨会于国庆节前在石家庄召开
- 群贤毕至 缘聚碧水湾 巅峰论剑 探寻中国服务 ——第三届中国酒店服务创新论坛在广州碧水湾成功举办
- 解放大街明日开通试运行,高清俯瞰大图来了!
- 因一个"意外", 成龙昨晚再上热搜!
- “她”,处处烙刻着河北印记——专访《在桃花盛开的地方》编剧田运章
- 河北制造、年代大剧《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即将登陆央视八套
- 蝎子沟双龙潭浪涌鱼跃 三峰山小天池云卷鹰飞
- 太行山脉它最绿 康养指数它最高
- 永志千里践初缘 赞美军魂励后贤——马永祥馆长在赋生堂讲述《将军的摇篮、保定军校古与今》引起强烈反响
- 百姓快乐建舞台 文化兴村放异彩
- 守护折翼天使,大家在行动 关爱残障儿童公益活动在新百广场地铁站启动
- 月季公园 花开正艳
- 小黄车,已是城市文明的一道伤口 省会街头急待清理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衡水老白干首届酒文化节盛大起航
发布时间:2025-06-20 10:23:13
孙建荣
玉田县中医医院 麻醉科
手术麻醉,是外科手术顺利开展的“护航者”,但对肥胖患者而言,麻醉却暗藏诸多风险与挑战。其中,气道管理、用药剂量调整以及并发症预防,更是关乎手术成败与患者安危的关键环节,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
气道管理:难以攻克的“咽喉要塞”
肥胖患者的气道管理堪称麻醉中的“头号难题”。过多的脂肪在颈部和咽部堆积,使得气道的正常解剖结构发生改变。想象一下,原本宽敞笔直的气道,因脂肪挤压变得狭窄扭曲,就像被淤泥堵塞的河道,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气管插管的难度。
在麻醉诱导后,患者会暂时失去自主呼吸能力,此时若无法顺利建立气道,氧气无法输送到肺部,大脑和身体各器官就会因缺氧而遭受严重损害,甚至可能引发心跳骤停等致命后果。为了突破这一难关,麻醉医生需要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体型、下颌活动范围、张口程度等,预判气道的难易程度。
针对预计气道管理困难的患者,医生会借助先进的医疗工具,如可视喉镜,它就像给医生装上了“透视眼”,能更清晰地观察气道情况,帮助精准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则像一根灵活的 “侦查兵”,可以在狭小的气道空间内自如穿梭,引导气管导管准确就位。同时,在整个麻醉过程中,医生会持续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关键指标,时刻守护气道的畅通。
用药剂量调整:精准把控的“剂量密码”
与普通患者不同,肥胖患者特殊的身体成分分布,让麻醉用药剂量的确定变得复杂而微妙。肥胖患者体内脂肪组织显著增多,这对药物的分布和代谢产生了巨大影响。脂溶性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大量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导致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与常规情况不同,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长也难以准确预估;而且肥胖患者常伴有肝肾功能的潜在异常,这会进一步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
为了找到合适的用药剂量,麻醉医生需要综合考量患者的实际体重、理想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肝肾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水溶性药物,通常以理想体重为基础来计算剂量;而脂溶性药物的剂量,则需要根据患者个体的脂肪分布、代谢能力等进行 “私人定制” 般的精细调整。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还会借助麻醉深度监测等技术,实时了解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时微调剂量,确保麻醉效果恰到好处,既保证患者在手术中处于安全舒适的麻醉状态,又能避免药物过量带来的不良反应。
并发症预防:多线防御的“安全盾牌”
肥胖患者在麻醉和手术期间,面临着更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呼吸系统首当其冲,由于肥胖患者胸壁和腹部脂肪堆积,限制了胸廓和膈肌的运动,术后极易出现肺不张、肺炎等问题;心血管系统也备受考验,肥胖常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手术麻醉期间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大幅增加;此外,肥胖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长时间的手术和卧床,还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部,可能导致致命的肺栓塞。
为了有效预防并发症,从麻醉前的准备阶段就已开始“排兵布阵”。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功能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麻醉和手术方案。在麻醉过程中,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合理调整患者体位,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术后,护理团队会督促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指导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必要时还会使用药物预防血栓形成。通过多环节、多方面的协同防护,为患者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肥胖患者的麻醉是一场需要高度专业和谨慎应对的“攻坚战”,气道管理、用药剂量调整和并发症预防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团队经验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能够在安全的麻醉保障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