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数九寒天,手脚冰凉、气血不畅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1-09 21:37:39

       数九寒天,很多人常常会手脚冰凉、气血不畅、皮肤干燥、疲惫乏力、浑身软塌塌的,巴不得整天抱着热水袋或取暖器……这些人多半是阳虚体质,由于体内缺乏阳气,往往抵挡不住外寒湿邪,容易患病,如过敏性鼻炎、感冒、支气管哮喘、慢阻肺、脾虚泄泻等。阳虚体质者如何顺利过冬,来听听无忧老师的讲解。



无忧简介:吴俊巧(无忧)是河北省中医院中医养生老师,被粉丝们尊称为“最美女医生”。


阳虚体质者主要特征

       要调理身体,先察看体质,看看你身体“内存”的阳气还够用吗?阳虚体质的人身体往往有以下特征:畏寒怕冷、体温偏低、手脚冰凉、发凉部位超过腕踝关节,一旦受点凉风,就清鼻涕不断,喷嚏连连;面色青黑无光泽,走路时身体前倾,胸部超出膝盖,龟背驼腰,声音低微,呵欠连天;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懒得动弹;耐夏不耐冬,避寒就暖,正所谓“重衣厚被不知暖,深坐密室怕风寒”;脱发或头发干枯;舌头肥大且有齿痕;食谷不化,大便不成形,腹泻,夜尿频繁。以上种种,都属于阳虚导致的机体功能衰退,身体出现虚寒的特征。

阳气不足向天“借”

       俗话说,阳气不足向天“借”,如何借呢?在冬天阳光明媚的日子,阳虚体质人群可以多到户外活动,通过晒太阳来吸收热量,补充阳气,达到去除体内虚寒的目的。

       中医说:动则生阳,阳虚体质者,经常手脚冰凉,体内阳气少,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所以更要加强体育锻炼,冬天也要坚持不懈,每天进行1-2次。运动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的上午进行,可适当减少体能消耗,选择节奏稍慢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跳绳等,以振奋阳气,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流通。运动不要大汗淋漓,以防汗出伤阳,保持在微微出汗状态比较合适。

艾灸泡脚善扶阳

       艾灸,是中医疗法之一,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熏烤人体穴位。阳虚怕冷的人冬季艾灸,既能提神扶阳,又能祛邪除湿,是升腾阳气最快捷的方法。艾灸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位,艾条燃烧发出的温阳之气,通过这些穴位传入人体内,是恢复体力、补充能量最快捷的方法。此外,还可以用艾草泡脚,艾草性属纯阳,除湿散寒功能尤其强大,冬日里用它泡脚,既能透里又能达表,即把人体最深处的寒湿逼出来,然后再从体表散出去,起到温驱寒邪、宣通腠理、温通血脉、改善手脚冰凉的作用。

饮食、起居多藏阳

       阳虚体质者,冬天里要少食咸味,多吃温热食物。比如羊肉、核桃、板栗、白菜、蔓菁等;少吃凉拌菜等冷食;少吃西瓜、香蕉等水果。

       《黄帝内经》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太阳早落晚升,阳虚的人,应该努力做到“早卧晚起”。早睡是为了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晚起是为了避免耗散阳气。上班族不能晚起,就要尽量早睡,不熬夜。

       关于冬日藏神之要,《黄帝内经》里有这样的描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有已得。”阳虚的人要从躁动的情绪和欲望中稳定心态;从纷乱的矛盾和利益的交织中理出头绪,把自己调整到以一个合理的心态去踏踏实实做人做事。本来就阳虚,精气神总是涣散于外,绝对不是健康状态,也不利于长寿。就是吃再多的补品,又有什么用呢?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所谓阳虚体质,就是红日不那么灿烂,真阳不那么温暖。阳气是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和后天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温阳我们全身的组织,维护脏腑功能。一旦人体的阳气不足,就会导致人体功能减弱,出现阳虚症状。阳虚体质明显人群,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中药调理,比如鹿茸、人参、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

       阳气补足了,我们就有足够的能量,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抵御漫长冬季的外寒,有效预防来年春季温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