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 第五届自然嘉年华(石家庄站)正式报名通道开启了
- 燕赵文坛歌正气,群贤缘聚颂太行 ——彬然《太行颂》研讨会于国庆节前在石家庄召开
- 群贤毕至 缘聚碧水湾 巅峰论剑 探寻中国服务 ——第三届中国酒店服务创新论坛在广州碧水湾成功举办
- 解放大街明日开通试运行,高清俯瞰大图来了!
- 因一个"意外", 成龙昨晚再上热搜!
- “她”,处处烙刻着河北印记——专访《在桃花盛开的地方》编剧田运章
- 河北制造、年代大剧《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即将登陆央视八套
- 蝎子沟双龙潭浪涌鱼跃 三峰山小天池云卷鹰飞
- 太行山脉它最绿 康养指数它最高
- 永志千里践初缘 赞美军魂励后贤——马永祥馆长在赋生堂讲述《将军的摇篮、保定军校古与今》引起强烈反响
- 百姓快乐建舞台 文化兴村放异彩
- 守护折翼天使,大家在行动 关爱残障儿童公益活动在新百广场地铁站启动
- 月季公园 花开正艳
- 小黄车,已是城市文明的一道伤口 省会街头急待清理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衡水老白干首届酒文化节盛大起航
发布时间:2025-04-11 17:03:53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及平衡障碍,常伴随焦虑、抑郁等非运动症状。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1.7%,随着老龄化加剧,患者数量逐年上升。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该病发病年龄已出现明显年轻化趋势,部分患者在40-50岁即出现早期症状。
在石家庄容康中医院的康复大厅里,69岁的龙阿姨正在治疗师指导下练习步态训练。她的双手微微颤抖,脚步小而缓慢,却走得格外认真。
来自黑龙江的龙阿姨8年前确诊帕金森病后,连走路、去厕所都成了难题。在康复大厅,她每天除了步态练习,还练习手指精细动作:捡豆子、拧螺丝、写字。现在的她,已经能够自己下楼梯。
这所专注于神经康复的医院里,收治着许多帕金森病患者。他们的症状或许不同——有人肢体僵硬,有人动作迟缓,有人不自主震颤——但都在用日复一日的坚持,书写着与疾病共处的勇气。
神经可塑性:震颤背后的科学希望
帕金森病虽无法完全治愈,但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给予了康复可能。通过规范治疗和全程管理,患者仍能维持较高生活品质。石家庄容康中医院专家解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化导致运动障碍,但其他神经通路可通过训练代偿部分功能;规律性的节律训练(如踏步、拍手)能激活基底神经节的替代通路;视觉反馈训练帮助大脑重新建立运动控制意识。”
“就像钢琴家即使失去部分听力,仍能通过触觉记忆演奏,”专家比喻道,“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找回身体的‘节奏感’。”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石家庄容康中医院用专业与温暖,为帕金森患者点亮希望的星火。正如医院走廊上那句标语所言:“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动作有多敏捷,而在于始终向前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