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文化肌理织新章:原村土布让国宝壁画“斑驳美”走进时尚牛仔

发布时间:2025-08-01 16:40:31

   国+社区新媒体讯 当原村设计师指尖抚过毗卢寺壁画斑驳的岁月痕迹,一场跨越六百年的美学对话正在纱线间流淌。在办理石家庄市人大代表、非遗传承人仇莎关于“保护利用”国宝文物毗卢寺壁画建议过程中,原村土布研发团队不仅完成了现存毗卢寺壁画色彩的精准提取,更从壁画酥碱残损形成的独特肌理中捕捉到灵感。近日,首批融合毗卢寺艺术DNA的手工土布面料完成试生产,更令人惊喜的是,以此创新面料设计开发的牛仔服系列一面世即获得深圳客商首肯——既保有传统牛仔服的挺括舒适,又呈现出土布独有的质朴纹理与时光沉淀的视觉韵律。

图为原村织布机上织就的仿毗卢寺壁画色彩土布。

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的毗卢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后经宋、金、元、明、清历代修缮,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毗卢殿和释迦殿内保存的明代壁画,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壁画”之一,历经岁月磨砺,壁画酥碱残损严重,目前部分画面仅保留一些依稀可辨的油彩。在今年初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仇莎提出的关于对毗卢殿和释迦殿壁画“保护利用”的建议得到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

这抹来自明代的“斑驳金”,成为原村向中华文明深掘的又一创举。近年来,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秉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理念,在坚守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工艺的基础上,将优秀文化基因视为培育手工土布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从《山海经图绘全像》中烛龙鳞甲的奇幻色彩,到敦煌飞天飘带的层叠渐染,从青铜器锈蚀的幽绿,到省博汉代彩陶火焰状纹的奔放,原村人以独创的植物染、矿物染工艺,让板蓝根、栀子花、栎树叶、红黏土、矿物质在布帛上重现文明密码;“青铜器色”系列土布时装登上米兰时装周时,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名誉主席马里奥·博塞利惊叹其为“匠心打造的东方神韵”,“敦煌飞天飘带色”和“彩陶色”面料在今春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和2024时尚深圳展上大放异彩,单价翻了一番多。而今毗卢寺壁画的岁月肌理跃然牛仔土布面料之上,开辟了非遗“活起来”“潮起来”的新维度。

文化解码力已成为原村的核心竞争力。合作社投资400万元打造工业设计中心,构建起从文物研究到产品转化的完整链条:科研团队持续攻坚,土布实现了由粗、厚、笨、重向细、薄、柔、轻的美丽蝶变;设计团队深耕传统美学,编排出不同的花纹样式和制造技法,通过添加麻、竹、丝、毛、绒等天然纤维材质,实现了多样触感,斩获“2024/2025白鲨·中国纱线流行趋势”推荐产品;产学研融合更让北京服装学院的学术智慧持续赋能非遗工坊。当毗卢寺的斑驳感通过经纬线获得新生,印证了原村的信念:“文物保护的终极意义,是让中华美学活在当代生活里。”

从深井矿泉浸润的原棉,到米兰T台的东方华服,再到如今糅合壁画斑驳肌理的时尚牛仔——原村土布以文化为梭,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不断拓展边界。当年轻人穿着蕴含六百年佛寺光影的牛仔裤,非遗保护与产业创新的共生之道愈发清晰:唯有让文明印记融入时代脉搏,传统工艺方能织就永不褪色的未来。

文/褚新国 摄影/仇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