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尿常规里的 “加号”意味着什么?蛋白尿、潜血的常见病因解析

发布时间:2025-07-08 22:57:08

马宾

遵化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

 

 

拿到尿常规检查报告,许多人会被上面密密麻麻的指标和突然出现的“+” 号搞得一头雾水。这些 “加号” 究竟是什么意思?尤其是蛋白尿、潜血等异常结果,又暗示着身体可能出现了哪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尿常规检查的面纱,深入了解这些 “加号” 背后的健康信号。

 

尿常规检查:健康的“晴雨表”

尿常规检查通过对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葡萄糖等多项指标的检测,能够直观反映泌尿系统及全身的健康状况。它就像是一个“健康侦察兵”,能在早期发现肾脏疾病、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等多种疾病的蛛丝马迹。

 

蛋白尿:尿液中的“蛋白质警报”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仅有极少量蛋白质,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一旦出现“+” 号,就意味着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超出了正常范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通常是暂时的,由身体在特殊状态下的应激反应引起。例如,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肾脏的血液循环和过滤功能会发生变化,导致少量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长时间站立或劳累过度也可能出现蛋白尿;此外,发热、精神紧张等情况也可能引发一过性的蛋白尿。这些生理性蛋白尿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在身体恢复正常状态后,蛋白尿会自行消失。

病理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则是由各种疾病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引起的。肾小球肾炎是导致蛋白尿的常见病因之一,炎症会破坏肾小球的滤过屏障,使原本不能通过的蛋白质进入尿液;糖尿病肾病也是常见原因,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小血管和肾小球,导致蛋白质漏出;高血压肾病同样会因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和功能,引发蛋白尿。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能累及肾脏,造成蛋白尿。

 

潜血:尿液中的“红细胞线索”

尿常规中的潜血指标,主要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成分。当潜血出现“+” 号时,说明尿液中检测到了红细胞或其成分,但不一定能通过肉眼看到尿液颜色的改变(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肉眼血尿,而仅能通过检测发现的称为镜下血尿)。

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感染是导致潜血阳性的常见原因,细菌感染尿道、膀胱、肾盂等部位,引发炎症,会造成局部黏膜充血、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在移动过程中会划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泌尿系统肿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都可能因肿瘤组织生长、破溃而引起出血,从而出现潜血阳性。

其他原因

除了泌尿系统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潜血异常。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出血倾向,包括泌尿系统出血;过敏性紫癜会引起全身小血管的炎症反应,肾脏的血管也可能受累,出现血尿;此外,剧烈运动导致的肾挫伤,也可能使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表现为潜血阳性。

 

发现“加号”,该怎么办?

当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尿、潜血等“加号” 时,不必过于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首先,要及时咨询医生,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如肾功能检查、泌尿系统超声等),综合判断异常结果的原因。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只需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即可;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则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尿常规检查中的“加号” 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示信号,了解蛋白尿、潜血等指标异常的常见病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检查报告,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保持定期体检的习惯,关注尿常规检查结果,是守护健康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