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儿童口腔医学护理要点

发布时间:2025-07-11 22:04:34

秦玲

秦皇岛市海港医院

 

 

乳牙萌出期:清洁习惯的萌芽培养

从婴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第一颗乳牙萌出,便开启了口腔护理的重要阶段。此时乳牙牙釉质薄、矿化程度低,极易受到细菌侵蚀。家长应在每次喂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指套牙刷蘸取清水,轻轻擦拭婴儿的牙龈和刚萌出的乳牙,清除残留的奶渍。这不仅能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还能让婴儿逐渐适应口腔清洁的过程。当婴儿长出多颗乳牙后,可选择专为婴幼儿设计的软毛牙刷,刷头要小,能灵活清洁口腔各个角落。刷牙时,将牙刷与牙面呈30-45度角,轻柔地在牙齿表面做环形运动,每个牙面都要清洁到位,尤其注意乳磨牙的咬合面。需注意,此阶段儿童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应避免使用含氟量高的牙膏,可选用可吞咽的儿童牙膏,每次用量控制在米粒大小。同时,要逐渐培养儿童饭后漱口的习惯,如准备色彩鲜艳的儿童漱口杯,让孩子觉得漱口是有趣的游戏,增强他们主动清洁口腔的意愿。

 

乳牙列期:强化清洁与防龋意识

2-6岁的儿童进入乳牙列期,此时口腔内乳牙全部萌出,饮食种类也更加丰富,糖果、饼干等甜食的摄入增加,患龋风险显著上升。除了早晚刷牙,家长要监督孩子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可通过刷牙儿歌、动画等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巴氏刷牙法。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确保牙齿的唇面、舌面、咬合面都得到有效清洁。使用牙线辅助清洁也十分关键。由于乳牙邻面接触紧密,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容易堆积,刷牙难以彻底清除。家长应每天帮助孩子使用牙线,将牙线轻柔地放入牙缝,紧贴牙齿邻面呈“C”字形上下刮动,清除邻面的软垢和菌斑。同时,要控制孩子对甜食和饮料的摄入,减少吃糖频率,避免长时间含着糖果。喝完果汁、碳酸饮料后,应及时用清水漱口,降低酸性物质对牙齿的侵蚀。此外,建议每3-6个月带孩子到口腔医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早期龋齿并进行干预,还可根据医生建议为孩子的乳磨牙进行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

 

混合牙列期:换牙期的特殊护理

6-12岁是儿童的混合牙列期,这一阶段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口腔情况复杂,护理要点也有所不同。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牙齿的生长情况,若发现恒牙已萌出,乳牙却未及时脱落(即“双排牙”现象),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拔除滞留乳牙,为恒牙生长腾出空间,防止牙齿排列不齐。在清洁方面,随着恒牙的萌出,牙齿体积增大、结构复杂,刷牙难度增加,更要强调刷牙的规范性和彻底性。教会孩子使用牙缝刷清洁宽大的牙缝和牙龈萎缩处,对于正畸治疗的儿童,还需学习使用正畸牙刷和冲牙器,清洁矫治器周围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同时,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咀嚼习惯,双侧交替咀嚼,避免偏侧咀嚼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苹果等,通过咀嚼这些食物,可对牙齿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还能促进颌骨发育。此外,对于活泼好动的儿童,可佩戴运动护齿套,防止因碰撞导致牙齿外伤。

 

恒牙列期:习惯巩固与全面防护

12岁以后,儿童口腔内乳牙全部被恒牙替换,进入恒牙列期。此时虽然牙齿发育基本成熟,但仍需持续做好口腔护理,巩固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口腔清洁,掌握正确使用牙线、牙缝刷、漱口水等工具的方法,形成自主护理意识。同时,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行为,如是否有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这些习惯可能影响牙齿和颌面部的正常发育,一旦发现应及时纠正,必要时寻求口腔正畸医生的帮助。定期口腔检查依然不可或缺,每年至少进行1 - 2次口腔检查,进行洗牙、涂氟等维护治疗,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对于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的情况,可根据医生建议适时进行正畸治疗,改善牙齿美观和口腔功能。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康饮食观念,少吃高糖、高酸食物,多吃富含钙、磷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通过持续的口腔护理和健康管理,帮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为终身口腔健康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