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外科手术中的护理误区:常见误解及正确护理方式

发布时间:2025-07-11 22:08:43

郭丹娜

河北省深州市医院  外二科

 

 

外科手术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生的精湛技艺,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常常存在一些误解,这些误解可能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进程。

 

常见的护理误区

1忽视术前准备的重要性

术前准备是外科手术成功的基础。然而,部分患者和家属往往认为术前准备只是形式上的流程,忽视其重要性。实际上,充分的术前准备,如皮肤清洁、禁食禁水、肠道准备等,能够显著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2过度依赖抗生素预防感染

抗生素在外科手术中确实起到了预防感染的重要作用,但过度依赖抗生素却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部分患者和家属误认为术后大量使用抗生素能够预防所有感染,实际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才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3忽视疼痛管理

疼痛是术后患者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部分患者和家属认为疼痛是手术后的正常现象,忍一忍就过去了,从而忽视了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实际上,有效的疼痛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活动和康复。

4不恰当的伤口护理

伤口护理是外科手术后的关键环节。部分患者和家属在伤口护理上存在误区,如频繁更换敷料、使用刺激性消毒剂擦拭伤口等,这些做法可能会破坏新生的肉芽组织,延缓伤口愈合。

 

正确的护理方式

1重视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向患者详细解释术前准备的目的和步骤,确保患者能够充分配合。术前皮肤清洁应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物品。禁食禁水时间应根据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合理安排,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应遵循“合理、有效、经济”的原则。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盲目使用。同时,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剂量也应严格控制,避免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3加强疼痛管理

疼痛管理是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和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结合药物、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调整镇痛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疼痛控制。

4正确进行伤口护理

伤口护理应遵循“清洁、干燥、无菌”的原则。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污染和感染。更换敷料时,应使用无菌器械和敷料,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定期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如红肿、渗液等。

 

外科护理中的特殊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手术的耐受性和康复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关注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还应加强术后监测和康复指导,确保老年患者能够顺利度过手术期和康复期。

2感染高风险患者的护理

对于感染高风险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等,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关注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皮肤清洁和伤口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3复杂手术患者的护理

复杂手术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等原因,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外科手术中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任务。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需求,遵循科学、合理的护理原则,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参与护理过程,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护理知识,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