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肿瘤筛查全攻略,这些项目你做对了吗

发布时间:2025-07-23 11:00:15

王文娜

邢台市中医医院

 

 

癌症,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而肿瘤筛查作为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环节,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但面对繁多的筛查项目,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该做哪些。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解读肿瘤筛查全攻略。

 

肿瘤筛查的重要性

早期肿瘤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不适,病情往往已进展到中晚期,治疗效果和预后大打折扣。而肿瘤筛查能够在无症状阶段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此时进行干预,治愈率可大幅提高。以结直肠癌为例,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能不足10% ,因此肿瘤筛查至关重要。

 

常见肿瘤筛查项目

肺癌

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能发现毫米级的肺部微小病灶,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包括被动吸烟)、有肺癌家族史、从事石棉等高危职业者,建议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等,可作为辅助指标,但单独检测的准确性有限。

乳腺癌

乳腺超声:适合年轻女性,尤其是致密型乳腺,因其对年轻女性乳腺组织分辨率高。一般建议20 39岁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X线摄影(钼靶):是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能发现微小钙化灶,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40 49岁女性每1 2年进行一次钼靶检查,5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

结直肠癌

粪便潜血试验:简单方便,价格低廉,可作为结直肠癌的初步筛查方法。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若结果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能直接观察肠道黏膜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一般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5 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炎症性肠病患者,应提前至40岁开始筛查,检查频率遵医嘱。

胃癌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可直观观察胃内病变,并取活检明确诊断。对于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等高危因素者,建议40岁开始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普通人群,45岁以上也应考虑进行胃镜筛查,检查间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胃蛋白酶原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测:可作为胃癌筛查的初筛手段,帮助评估胃黏膜功能和胃癌风险。

肝癌

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是肝癌筛查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但存在一定局限性,部分肝癌患者AFP可不升高。

肝脏超声检查:联合AFP检测是目前常用的肝癌筛查方法。对于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AFP和肝脏超声检查。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筛查项目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患癌风险增加。40岁以上人群应逐步增加肿瘤筛查项目;50岁以上,多种癌症发病风险显著上升,需更全面筛查。

2家族史:若直系亲属患有某种癌症,本人患癌风险可能升高,应针对相关癌症进行重点筛查。

3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患癌风险,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筛查项目。

4职业暴露:从事接触石棉、苯、甲醛等有害物质职业的人群,应针对可能引发的癌症进行筛查。

 

肿瘤筛查是守护健康的重要防线,但并非筛查项目越多越好,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科学选择,才能达到早发现肿瘤、及时干预治疗的目的,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