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大面积脑梗死有哪些征兆

发布时间:2025-08-27 11:26:26

刘海霞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二科

 

 

大脑如同人体的“司令部”,负责调控全身的生理活动。当脑部血管因各种原因被堵塞,脑组织因缺血缺氧发生坏死时,就会引发脑梗死。其中,大面积脑梗死病情凶险,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及时识别其早期征兆,能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突然出现的“三偏”症状

大面积脑梗死常导致脑组织大范围受损,最典型的表现是“三偏”症状,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偏瘫是指一侧肢体无力或完全不能活动,比如患者突然无法抬起一侧手臂,走路时一侧下肢拖地,甚至站立不稳、摔倒。这种无力往往是突发性的,可能在吃饭、走路或休息时毫无预兆地出现。

偏身感觉障碍表现为一侧身体的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可能感觉一侧肢体麻木、刺痛,或者对温度、触摸等刺激反应迟钝。比如用针轻刺患者的左侧手臂,患者可能毫无感觉,而右侧手臂则反应正常。

偏盲则是指双眼同一侧的视野缺失,患者看东西时,一侧的视线会被“遮挡”。例如,过马路时,患者可能无法看到左侧的车辆,从而增加发生意外的风险。

 

言语功能障碍

大脑中负责语言功能的区域(如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若因梗死受损,会导致言语功能障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的话语,但自己无法清晰地表达,或者说话含糊不清、断断续续,只能说出单个字词,无法连成完整的句子。比如想表达“我要喝水”,可能只能说出“水……喝……”。

感觉性失语:患者能说话,但无法理解他人的话语,也听不懂自己说的话,常常会答非所问。例如,别人问“你吃饭了吗”,患者可能会回答“今天天气很好”。

命名性失语:患者能认识事物,却无法说出其名称。比如看到杯子,知道它是用来喝水的,却叫不出“杯子”这个词。

 

意识障碍

大面积脑梗死会影响大脑的整体功能,导致意识障碍,具体表现因病情严重程度而异:

轻度意识障碍时,患者可能表现为嗜睡,即总是想睡觉,唤醒后能简单回答问题,但很快又会入睡。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昏睡,需要强烈的刺激(如大声呼喊、拍打)才能唤醒,唤醒后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无法准确回答问题。

严重时,患者会陷入昏迷,无论给予何种刺激,都无法唤醒,对外界的一切毫无反应。

 

头晕、头痛与呕吐

大面积脑梗死发作时,脑部缺血缺氧会导致脑血管扩张,刺激周围的神经和组织,引起头晕和头痛。这种头晕通常较为剧烈,患者会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头痛多为持续性的胀痛或跳痛,可能伴有恶心。

此外,大面积脑梗死还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而颅内压升高会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这种呕吐往往较为剧烈,呈喷射状,与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呕吐有所不同。

 

其他异常表现

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大面积脑梗死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异常表现:

部分患者会出现视力突然下降、视物模糊,或者眼前发黑(黑矇),这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影响了视觉中枢或视神经所致。

还有些患者会出现肢体抽搐,这是因为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

另外,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如烦躁不安、淡漠、记忆力突然减退等。比如原本开朗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

大面积脑梗死的征兆多样,但大多具有突发性和进展性的特点。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往医院救治。因为脑梗死的黄金救治时间较短(通常为发病后4.5小时内),及时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预防脑梗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