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骨关节炎必须做手术吗

发布时间:2025-08-27 11:28:14

郭峰

海南省老年病医院风湿免疫与血液科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关节等负重或活动频繁的部位。患病后,患者常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骨关节炎的早期阶段

病情往往较轻,关节软骨的损伤程度有限,此时保守治疗是主要的干预方式,且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一阶段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疼痛、减轻炎症、保护关节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药物治疗是保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外用非甾体抗炎药是不错的选择,其通过局部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副作用相对较小。当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但需注意其可能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产生的影响,避免长期大量服用。此外,软骨保护剂也常被用于骨关节炎的治疗,虽然其疗效存在一定争议,但部分患者服用后可改善关节软骨的代谢,缓解症状。

 

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在早期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同样不可或缺

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疗、超声波、针灸、按摩等。热疗能促进关节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冷疗则适用于急性炎症期,可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超声波治疗能深入关节组织,促进局部代谢,有助于炎症的吸收。康复锻炼则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为目标,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通过锻炼增强肌肉对关节的支撑力,减少关节软骨的受力。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强度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既能活动关节,又不会给关节带来过大的负担。

 

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也至关重要

控制体重是其中的关键,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重,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减轻体重,能有效降低关节的压力,缓解症状。同时,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爬楼梯等增加关节负担的活动,减少关节的过度使用。在日常生活中,还可借助助行器等辅助工具,减轻关节的受力。

当骨关节炎进展到中晚期,关节软骨损伤严重,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剧烈疼痛,且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则成为必要的选择。手术的目的是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关节镜手术、截骨术、关节融合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

关节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适用于关节内存在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等情况的患者,通过关节镜可清除游离体、修整损伤的半月板,改善关节功能。截骨术主要用于年轻、关节力线异常的患者,通过调整骨骼的力线,改变关节的受力分布,延缓关节的进一步损伤。关节融合术则适用于关节严重破坏、疼痛剧烈且活动需求较低的患者,通过将病变关节融合固定,消除疼痛,但会牺牲关节的活动度。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骨关节炎最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尤其适用于膝关节和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手术中,将病变的关节面切除,植入人工关节假体,从而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缓解疼痛。人工关节置换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重新恢复正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能力。不过,人工关节存在一定的使用寿命,且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感染、假体松动等,需要患者在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

需要强调的是,骨关节炎的治疗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治疗方案也会有所差异。并非所有的骨关节炎患者都需要手术,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维持关节的正常功能。即使需要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骨关节炎患者不必对手术过于恐惧,也不应盲目拒绝手术。在确诊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只需积极配合治疗,做好日常的关节保护,就能有效应对骨关节炎带来的挑战,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