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呼吸顺畅的小技巧

发布时间:2025-08-27 11:33:21

刘海娜

迁安市人民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由于疾病的慢性和反复发作特点,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受到较大影响。科学合理的护理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有效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舒适度。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享实用的护理小技巧,帮助慢阻肺患者改善呼吸,畅享生活。

 

优化呼吸方式,减轻呼吸负担

慢阻肺患者的主要问题是气道狭窄和肺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换气效率降低,呼吸困难加重。通过调整呼吸方式,可以有效减轻呼吸负担,促进气体交换。常用的技巧有腹式呼吸和唇式呼吸。腹式呼吸强调利用横膈膜深呼吸,患者可坐直或平躺,双手放在腹部,慢慢吸气使腹部鼓起,再缓缓呼气让腹部收缩,有助于肺部充分扩张,增加氧气吸入。唇式呼吸则是呼气时嘴唇微闭,慢慢吐气,像吹口哨一样,这能增加呼气阻力,防止肺泡过早塌陷,改善换气效果。

此外,患者应避免快速浅呼吸和过度用力,保持稳定的呼吸节奏。活动时可配合呼吸调整步伐,比如走路时两步吸气,三步呼气,减少呼吸急促和疲劳。日常保持端正坐姿或站姿,避免弯腰驼背,以免压迫胸廓,影响肺部扩张。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和康复锻炼,如肺活量训练、吹气球等,有助增强呼吸肌耐力和协调性,减轻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环境调节与生活习惯改善,降低诱发因素

慢阻肺患者易受环境刺激影响,空气污染、烟草烟雾、室内尘螨、病毒感染等都会诱发症状加重。良好的环境管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急性发作的关键。

首先,远离烟草烟雾是最重要的措施。吸烟是慢阻肺的首要致病因素,患者本人应严格戒烟,家人和周围人也应避免在患者面前吸烟,减少二手烟暴露。此外,避免接触空气污染严重的区域,尤其是雾霾天气应减少外出,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但避免灰尘和有害气体进入。

注意室内清洁和湿度控制。尘螨、霉菌等过敏原常存在于灰尘和潮湿环境中,会加重呼吸道炎症。定期清理地毯、窗帘,勤换洗床单被套,使用空气净化器和除湿机,保持室内干燥和清洁,有助于减轻症状。

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患者应按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增强免疫力。出现感冒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拖延导致病情恶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拥挤公共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最后,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度的锻炼。营养不良会削弱机体抵抗力,而过度肥胖则会加重呼吸负担。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避免过量摄入盐分和刺激性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同时,适度锻炼如散步、太极等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体力,增强呼吸肌耐力。

 

合理用药和监测,科学管理病情

慢阻肺护理不仅依赖生活调节,更需要科学用药和自我监测,确保病情稳定,防止急性加重。

遵医嘱规范使用吸入性药物是治疗的核心。慢阻肺常用支气管舒张剂(如短效β2激动剂、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患者应掌握正确的吸药技巧,确保药物充分作用于气道。定期复查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避免滥用或漏用。

建立病情自我监测意识。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呼吸频率、咳嗽、痰液变化、活动耐力等指标,及时发现症状变化。尤其是痰量增加、颜色变黄或绿、呼吸明显加重时,应尽早联系医生,避免延误治疗。

配合医生做好慢阻肺的长期管理计划。包括定期体检、肺功能测试、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些精神因素也会影响呼吸状况。

最后,对于重症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家庭氧疗和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及家属应学习正确操作方法,遵守安全规范,避免氧气火灾等意外发生。

通过优化呼吸方式、改善生活环境与习惯,以及科学用药和病情管理,慢阻肺患者可以有效减轻症状,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提升生活质量。护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疗团队,共同努力,呼吸顺畅的美好生活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