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如何识别新生儿肺炎的早期症状

发布时间:2025-08-27 11:36:47

谢春燕

河北省深州市医院儿一科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由于新生儿呼吸道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一旦感染,病情往往进展迅速,若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引发呼吸衰竭、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呼吸异常

1呼吸频率加快

正常新生儿安静时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40 次左右,若出现肺炎,呼吸频率会明显加快,通常每分钟超过 60 次。家长可在新生儿安静状态下(避免哭闹、吃奶后半小时内),观察其胸部或腹部的起伏,连续计数 1 分钟。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呼吸本身就不规律,偶尔出现几次快呼吸不必紧张,但持续的呼吸增快则需高度警惕肺炎可能。

2呼吸模式改变

肺炎时新生儿可能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表现为呼吸深浅不一、时快时慢。部分新生儿会出现“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颈部正中凹陷处)、锁骨上窝(锁骨上方凹陷处)和肋间隙(肋骨之间的缝隙)出现明显凹陷,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新生儿需要用力吸气才能获得足够氧气。此外,还可能观察到鼻翼扇动,即呼吸时鼻孔随呼吸一张一合,这也是呼吸困难的重要表现。

3呼吸时伴随异常声音

正常新生儿呼吸时通常听不到明显声音,若在呼吸时听到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 的痰鸣声,或吸气时出现高调的 “喉鸣音”,可能提示气道内有分泌物堵塞或气道狭窄,是肺炎的常见伴随症状。部分新生儿还可能出现咳嗽,但与年长儿相比,新生儿咳嗽反射较弱,肺炎时咳嗽症状可能不明显,有时仅表现为吃奶时呛奶、吐奶次数增多,或口吐泡沫(口腔内不断吐出细小泡沫,不易消失)。

 

全身表现

1精神状态改变

健康的新生儿在清醒时通常会有眼神交流,对声音或触碰有反应,哭闹声音洪亮。肺炎时新生儿往往精神萎靡,表现为嗜睡、不易唤醒,或清醒时眼神呆滞、对周围环境反应差。哭闹时声音微弱,或很少哭闹,即使哭闹也难以安抚。部分新生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表现为频繁哭闹、肢体乱动,但与正常哭闹不同,这种烦躁往往伴随呼吸急促,吃奶后也不能平静。

2吃奶异常

吃奶量明显减少是新生儿肺炎的常见早期表现。健康新生儿每次吃奶都比较有力,吃奶时间相对固定,而肺炎患儿可能出现吃奶时吸吮无力,吃奶过程中容易中断,甚至拒绝吃奶。吃奶时还可能伴随呛奶、吐奶,这是因为呼吸急促导致吞咽不协调,奶液容易误入气道,引发呛咳。此外,吐奶的量和频率也可能增加,有时呈喷射状吐奶。

3体温异常

与年长儿肺炎多伴随高热不同,新生儿肺炎时体温往往不升高,甚至可能低于正常(体温低于36℃),这是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成熟,感染时容易出现体温不升。部分新生儿可能出现低热(体温在 37.5℃-38℃之间),但高热相对少见。因此,不能仅凭体温正常就排除肺炎,尤其是当新生儿同时出现呼吸异常和吃奶减少时,即使体温正常也需警惕。

 

特殊体征

1皮肤颜色改变

正常新生儿皮肤红润有光泽,肺炎时由于缺氧,皮肤可能出现发绀,即口唇、指甲盖呈现青紫色,尤其在哭闹或吃奶时更为明显。部分新生儿可能表现为皮肤苍白、灰暗,缺乏正常的红润感,这与感染导致的循环功能受影响有关。

2四肢活动及肌张力变化

健康新生儿四肢活动自如,肌张力正常(四肢有一定的屈曲度,被动活动时能感觉到轻微阻力)。肺炎患儿可能出现四肢活动减少,肢体松软,肌张力降低,被动活动时阻力减小。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四肢发凉,即使环境温度适宜,手脚也总是冰凉,这是循环功能不佳的表现。

3睡眠异常

新生儿每天需要大量的睡眠,但肺炎时睡眠模式会发生改变。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中容易惊醒,醒来后哭闹不止;也可能表现为过度嗜睡,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很难被唤醒,吃奶时也需要频繁刺激才能唤醒。

 

早期识别、及时就医是降低新生儿肺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核心。作为家长,要了解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特点,熟悉肺炎的早期症状,将细致的观察融入日常护理中,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