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发布时间:2025-09-18 15:21:28
魏姣
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儿科
“孩子发烧咳嗽,到底是普通感冒还是肺炎?”“夜里孩子呼吸有点快,要不要马上送医院?” 儿童肺炎起病急、进展快,尤其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很容易被家长误判为普通感冒,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其实,肺炎发生后的 “黄金 72 小时” 是病情控制的关键期,家长只要重点关注 “高热不退” 和 “呼吸频率异常” 两个核心信号,做好家庭监测,就能尽早识别风险,为孩子争取治疗时间。
先分清:普通感冒与肺炎的“核心区别”,别误判
很多家长觉得“发烧咳嗽就是感冒”,直到孩子出现呼吸困难才慌了神。其实,普通感冒和肺炎在症状上有明显差异,尤其在 “黄金 72 小时” 内,两个信号能帮你快速区分:
发热特点:普通感冒多为中低热(38.5℃以下),发热时间短(1-2 天可缓解),服用退烧药后效果明显;肺炎则常出现高热(39℃以上),且高热持续不退,即使吃了退烧药,体温也可能在 1-2 小时内再次升高,甚至持续超过 3 天。比如孩子发烧 3 天,每天最高体温都超 39℃,退烧药只能暂时降温,就要警惕肺炎可能。
呼吸状态:普通感冒可能有鼻塞、咳嗽,但呼吸节奏平稳;肺炎会导致肺部炎症,影响气体交换,孩子会出现呼吸变快、呼吸费力的表现—— 比如吸气时鼻翼扇动、嘴唇发紫,甚至出现 “三凹征”(吸气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骨间凹陷)。这是肺炎区别于感冒的关键信号,家长一定要重点观察。
黄金72 小时:重点监测 “高热” 与 “呼吸频率”,这两个标准要记牢
儿童肺炎的病情变化往往在72 小时内最快,家长做好家庭监测,能及时捕捉危险信号:
高热不退:超过3 天 + 退烧药失效,需立即就医
儿童肺炎引发的高热,常符合“两个持续”:一是持续时间长,发热超过 72 小时仍无缓解趋势;二是持续难控制,服用药物后,体温下降不到 1℃,或降温后很快回升。比如孩子从周五晚上开始发烧,到周一早上仍反复超 39℃,退烧药效果越来越差,即使物理降温也无济于事,此时必须尽快去医院,避免炎症进一步扩散。
需要注意:婴幼儿(3 个月以下)体温超过 38℃,即使没有其他症状,也建议立即就医,因为小月龄宝宝免疫系统弱,肺炎进展更快,不能仅凭 “发烧时间” 判断。
呼吸频率异常:按年龄算次数,超标准就是预警
呼吸频率是判断肺炎的“黄金指标”,家长可在孩子安静状态下(如睡着后),观察胸部或腹部起伏,每分钟计数一次,对照以下标准:
1-5 个月婴儿:正常呼吸频率≤50 次 / 分钟,超过则异常;
6 个月 - 1 岁幼儿:正常≤40 次 / 分钟,超过则异常;
1-5 岁儿童:正常≤30 次 / 分钟,超过则异常。
比如10 个月大的宝宝,安静时每分钟呼吸 45 次,明显超过 40 次的标准,即使没有明显咳嗽,也可能是早期肺炎的信号。若同时伴随呼吸费力(如孩子呼吸时额头出汗、表情痛苦)、嘴唇发青,说明病情已较严重,需立即送急诊,不能拖延。
家庭护理:黄金72 小时内,这些事别做错
在等待就医或遵医嘱治疗期间,正确的家庭护理能帮孩子缓解不适,避免病情加重:
别盲目“捂汗”:孩子发烧时穿宽松透气的衣物,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避免盖厚被子捂汗,否则会影响散热,加重呼吸负担;
多补充水分:少量多次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孩子因发烧、呼吸快导致脱水,脱水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 次,每次 30 分钟,保持室内温度 22-24℃、湿度 50%~60%,过于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
儿童肺炎并不可怕,关键在“早发现、早治疗”。黄金 72 小时内,家长只要紧盯 “高热不退” 和 “呼吸频率异常” 两个核心预警信号,做好监测和护理,及时带孩子就医,多数肺炎都能在 1-2 周内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记住:孩子的病情变化不等人,宁可 “小题大做”,也别因侥幸心理延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