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发布时间:2025-11-04 17:38:01
司凤玉
承德市第六医院
在重症监护室(ICU)里,呼吸机是许多危重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 “伙伴”。它帮助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输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为身体器官争取恢复时间。但与呼吸机相伴的同时,一条无形的 “生命防线” 同样至关重要 —— 那就是气道护理。如果气道护理不到位,不仅会影响呼吸机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感染、气道堵塞等致命风险,因此,气道护理堪称 ICU 中守护生命的关键一环。
要理解气道护理的重要性,首先需要明确呼吸机与人体气道的连接方式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通过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即把一根柔软的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再与呼吸机连接。这根导管就像“生命通道”,但也打破了人体气道原有的自然保护屏障 —— 鼻腔的过滤作用、咽喉部的吞咽反射都被削弱,细菌更容易侵入肺部,气道分泌物也可能堆积堵塞导管。因此,气道护理的核心目标就是: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感染、保护气道黏膜,让呼吸机能够安全有效地发挥作用。
保持气道通畅是气道护理的首要任务,而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则是关键
患者使用呼吸机时,身体的咳嗽反射会减弱,分泌物容易滞留在气管和支气管内,轻则导致通气不足,重则引发肺不张甚至呼吸衰竭。护士会通过两种方式清理分泌物:一种是“拍背排痰”,在患者侧卧或坐起时,用空心掌从下往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背部,利用振动促使分泌物松动;另一种是 “吸痰操作”,用一根纤细的吸痰管通过气管插管伸入气道,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将分泌物吸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进行吸痰操作时,每次持续的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在15秒以内,绝不能超过这个时间限制。在实施吸痰前,医护人员必须确保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缺氧状况。从时间把控到供氧准备,再到整个操作过程的规范执行,每一个细微环节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医护人员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以及高度的责任意识。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气道护理的另一大重点
VAP 是 ICU 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指患者使用呼吸机 48 小时后发生的肺部感染,一旦发生,会显著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风险。为预防 VAP,医护人员会采取一系列 “组合措施”:首先是体位管理,将患者床头抬高 30°-45°,这样能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进入气道的概率,避免胃酸和细菌引发感染;其次是口腔护理,每天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为患者清洁口腔 2-3 次,因为口腔是细菌滋生的 “重灾区”,及时清理能切断细菌进入气道的路径;此外,还会定期更换呼吸机的管路和湿化器,保证气道湿化的同时,避免管路内的冷凝水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每一步都在为患者筑起抵御感染的 “防火墙”。
除了通畅和抗感染,保护气道黏膜也不容忽视
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的气流会对气道黏膜造成一定刺激,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黏膜损伤、出血。因此,气道湿化就成了重要的护理手段—— 通过呼吸机的湿化器,将干燥的氧气或空气加湿到适宜的湿度(相对湿度 95%~100%)和温度(37℃左右),让气流像自然呼吸的空气一样温和,减少对黏膜的刺激。同时,医护人员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气道情况,比如通过听诊肺部呼吸音判断是否有分泌物堵塞,通过监测气道压力变化及时发现异常,一旦出现黏膜出血或水肿,会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或使用药物,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
对于ICU 中的患者而言,呼吸机是 “生命的支撑”,而气道护理则是 “支撑的保障”。每一次吸痰、每一次口腔清洁、每一次体位调整,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专业与细心。这条看不见的 “生命防线”,虽然没有呼吸机那样引人注目,却在默默守护着患者的呼吸安全,为他们从危重状态走向康复搭建起关键的桥梁。了解气道护理的重要性,不仅能让我们更理解 ICU 医护人员的工作,也能让我们对生命的守护多一份敬畏与信任。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