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发布时间:2025-11-04 17:42:10
高春敬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普外科
阑尾炎术后,不少患者会遭遇“肚子胀得像皮球” 的尴尬 —— 腹胀、不排气,不仅吃不下东西,还可能伴随隐痛,甚至影响伤口愈合。这种术后腹胀,多是由于麻醉和手术刺激导致肠道蠕动暂时减慢,医学上称为 “肠麻痹”。其实,无需依赖药物,通过几个简单的护理技巧,就能帮助肠道 “重启”,加速排气。
先明白:术后腹胀的根源是“肠道偷懒”
阑尾手术虽小,但麻醉会暂时抑制肠道蠕动,加上手术操作对腹腔的刺激,肠道肌肉会“罢工” 一段时间。正常情况下,肠道每小时会规律蠕动,推动气体和粪便排出;术后肠道蠕动减弱,气体和液体在肠道内淤积,就会引发腹胀。
一般来说,腹腔镜阑尾术后1-2 天、开腹手术后 2-3 天会排气,若超过 3 天未排气,腹胀会加重,甚至可能导致肠粘连。不过,这种肠道 “偷懒” 是暂时的,通过主动干预能有效缩短恢复时间。
技巧一:尽早“动起来”,从翻身到下床循序渐进
很多人觉得术后“一动就痛”,宁愿躺着不动,其实这会让肠道更 “懒”。适当活动能通过身体震动刺激肠道蠕动,加速排气。
术后6 小时(清醒后):可在家属协助下翻身,每 2 小时翻一次身,左右侧卧交替。翻身时用手轻按伤口,减少牵拉疼痛,每次翻身停留 5 分钟,通过改变体位促进气体移动。
术后12-24 小时:若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可尝试坐起,在床边坐 5-10 分钟;开腹手术患者可先半坐卧位(床头抬高 30°),每天 3-4 次,逐步适应。
术后24-48 小时:在护士指导下下床活动,先扶床站立 30 秒,无头晕再缓慢行走,每天 3-4 次,每次不超过 5 分钟。注意避免快走、弯腰或剧烈活动,以防伤口疼痛。
临床数据显示,术后早期活动的患者,排气时间比卧床者平均提前6-8 小时,腹胀程度也更轻。
技巧二:调整呼吸+ 腹部按摩,给肠道 “轻轻推一把”
除了身体活动,针对性的呼吸和按摩能直接刺激肠道,帮助气体排出。
腹式呼吸法:平躺时放松腹部,用鼻子深吸气,让腹部鼓起(感受气体下沉到肚脐下方),屏住2 秒后用嘴缓慢呼气,腹部自然收紧。每次做 10-15 组,每天 3 次。腹式呼吸能带动肠道蠕动,还能缓解紧张情绪。
顺时针按摩腹部:排气前(未排便时),用手掌掌根在肚脐周围顺时针轻轻按摩,力度以不引起伤口疼痛为宜,每次按摩5 分钟,每天 3 次。顺时针方向与肠道蠕动方向一致,能促进气体向肛门移动。
注意:若腹胀严重或伴有明显腹痛,按摩前需咨询医生,排除肠粘连、肠梗阻等问题。
技巧三:饮食“阶梯式” 过渡,别急于 “补营养”
术后过早吃油腻食物会加重肠道负担,延缓排气;但完全禁食也不利于肠道功能恢复,需遵循“从无到有、从稀到稠” 的原则。
未排气时:可少量饮用温开水或米汤(每次不超过50 毫升),湿润肠道但不增加负担。避免喝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饮品,以免加重腹胀。
排气后:先吃流质食物(如稀粥、藕粉),每次少量,每天5-6 次;1-2 天后过渡到半流质(如烂面条、蛋羹),逐渐增加膳食纤维(如煮软的蔬菜泥),帮助肠道恢复蠕动。
排便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但1 周内仍需避免辛辣、油炸、生冷食物,减少肠道刺激。
此外,嚼口香糖也能“欺骗” 肠道 —— 术后每天嚼无糖口香糖 3 次,每次 15 分钟,通过咀嚼动作刺激肠道蠕动,研究显示可使排气时间提前约 4 小时。
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是肠道恢复异常,需通知医生:
术后48 小时(腹腔镜)或 72 小时(开腹)仍未排气,且腹胀持续加重;
腹胀同时伴有剧烈腹痛、呕吐(尤其是呕吐黄绿色液体);
排气后再次出现腹胀,且停止排便排气。
这些可能提示肠粘连、肠梗阻,需通过腹部X 线检查明确诊断,及时处理。
阑尾术后腹胀是暂时的“肠道适应期”,只要遵循 “早活动、巧按摩、慢进食” 的原则,多数人能顺利排气,无需依赖药物。记住,肠道功能的恢复需要耐心和主动干预,从翻身到行走的每一小步,都是在帮肠道 “重新启动”—— 顺利排气的那一刻,就是身体康复的重要信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