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发布时间:2025-11-04 17:43:56
田釜宇
廊坊市安次区医院麻醉科
“手术前一天晚上就不让吃饭喝水,是不是故意折腾人?” 很多患者对麻醉前的 “禁食禁水” 不理解,甚至偷偷吃喝,觉得 “少喝点水没关系”。但这种行为可能在麻醉时引发致命的 “误吸”—— 胃里的食物或水反流进入气管,导致窒息或肺炎。麻醉前的禁食禁水绝非 “饿肚子”,而是为了保护呼吸道安全,其中两个关键时间点必须记牢。
先明白:麻醉为什么怕“胃里有东西”?
正常情况下,食道和胃之间有贲门括约肌,像“单向阀门” 一样防止胃内容物反流。但麻醉药物会松弛全身肌肉,包括这个 “阀门”,同时抑制人体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此时若胃里有食物或液体,就可能不受控制地反流到口腔,再被吸入气管和肺部:
轻的会引发吸入性肺炎,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延长住院时间;
重的会导致窒息,几分钟内就可能危及生命,即使抢救成功也可能留下永久性肺部损伤。
第一个时间点:固体食物,至少提前6 小时禁食
胃消化固体食物需要更长时间,尤其是高脂肪、高纤维的食物,排空速度更慢。具体要求是:
普通食物(如米饭、面条):手术前6 小时必须停止进食。例如,早上 8 点手术,凌晨 2 点后就不能再吃固体食物;下午 2 点手术,早上 8 点后需禁食。
高脂肪、油炸食物(如炸鸡、油条):消化时间更长,至少提前8 小时禁食。
婴幼儿辅食:添加了肉类、蔬菜的泥状辅食,也按固体食物处理,术前6 小时禁食;纯米粉或米糊可适当缩短,但需提前咨询麻醉医生。
很多人误以为“少吃点没关系”,但即使是一小块面包,也可能在麻醉时成为 “隐患”。曾有患者术前 2 小时偷吃半个馒头,麻醉时发生食物反流,被迫取消手术,还因吸入性肺炎住院治疗。
第二个时间点:清流质,提前2 小时禁水(不是 “一刀切”)
“禁水” 并非完全不能喝,而是有严格的种类和时间限制:
清流质(清水、无渣果汁、清汤):可在手术前2 小时饮用,每次不超过 200 毫升。例如,早上 8 点手术,凌晨 6 点前可喝少量清水(约 100-150 毫升),帮助缓解口渴和口唇干燥。
这些不算“清流质”:牛奶、豆浆(含蛋白质,胃排空时间接近固体食物)、带果肉的果汁、粥,这些需按固体食物要求,提前 6 小时禁食。
允许少量清流质的目的,是减少患者的口渴、饥饿感和焦虑,同时不增加胃内容物。但需注意:喝完后要漱口,避免口腔内残留液体;若手术时间临时推迟,需按新的手术时间重新计算禁水时间。
特殊情况:这3 类人需要更严格的禁食
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可能延迟,尤其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者,需提前告知麻醉医生,可能需要延长禁食时间或使用药物促进胃排空。
孕妇(尤其是孕晚期):子宫压迫胃部,胃排空速度减慢,且反流风险更高,通常要求禁食8 小时以上,清流质也需提前 3 小时停止。
肠梗阻、胃动力障碍患者:本身存在胃排空延迟,需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评估禁食时间,可能需要术前胃肠减压(插胃管排出胃内容物)。
此外,长期服用降压药、心脏病药物的患者,可在手术当天凌晨用少量清水(不超过50 毫升)送服药物,具体需提前咨询医生,不要擅自停药或大量喝水。
这些误区会增加风险,一定要避开
“偷偷吃点东西,医生看不出来”:麻醉前医生会询问禁食情况,隐瞒饮食史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胃内容物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一旦查出,手术可能被取消,还需承担额外风险。
“口渴难耐,多喝几口水没事”:超过 200 毫升的水会增加胃内液体量,即使是清流质,也可能在麻醉时反流。可通过用棉签蘸水湿润口唇缓解口渴。
“术前一晚饿到睡不着,吃点零食垫垫”:即使是一小块巧克力,也可能在胃内停留 6 小时以上,直接影响第二天的麻醉安全。
麻醉前的禁食禁水是经过大量临床研究验证的安全准则,核心是“让胃处于空虚状态”。固体食物提前 6-8 小时禁食,清流质提前 2 小时禁水,特殊人群遵医嘱调整。看似 “苛刻” 的要求,实则是保护生命的关键。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