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发布时间:2025-11-04 17:46:11
刘梦圆
迁安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
“生完孩子没什么不舒服,产后 42 天的复查能不能不去?” 很多新手妈妈觉得身体恢复不错,就忽略了这场关键检查。事实上,产后 42 天到 56 天是女性身体从孕期状态恢复到孕前的重要节点,此时的复查不仅能评估子宫、盆底肌等器官的恢复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这份检查清单,能帮你了解复查的核心内容,明白为什么 “必须去”。
必查项目1:子宫复旧,看 “宫殿” 是否回到 “孕前尺寸”
怀孕时被撑大到原来数十倍的子宫,需要6-8 周才能恢复到孕前大小,这项检查是产后复查的核心:
医生会通过腹部触诊或B 超,检查子宫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正常情况下,产后 42 天子宫应已下降到盆腔内,腹部摸不到;若子宫较大、质地较软,可能是复旧不良,常伴随恶露持续不止(正常恶露 4-6 周应干净)。
恶露异常是重要信号:若42 天后仍有鲜红色恶露,或伴有腥臭味,可能是子宫腔内有残留胎盘、胎膜,或存在感染,需通过 B 超进一步确认,必要时需清宫或抗感染治疗。
一位妈妈因恶露持续2 个月未重视,复查时发现子宫内有胎盘残留,拖延治疗导致了宫腔粘连 —— 子宫复旧检查能及时发现这类 “隐形问题”,避免远期并发症。
必查项目2:盆底肌功能,警惕 “漏尿” 背后的隐患
怀孕和分娩会对盆底肌造成拉伸和损伤,约30%~50% 的产妇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而产后 42 天是评估和干预的黄金期:
检查方式包括盆底肌力评估(医生手检)和盆底超声,重点看肌肉收缩力、是否有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
即使没有明显症状(如漏尿),也需检查:很多女性的盆底损伤早期无症状,但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咳嗽、大笑时漏尿)、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若检查发现盆底肌力减弱,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凯格尔运动(收缩肛门的训练)或产后康复治疗,多数人能在3 个月内恢复;拖延治疗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必查项目3:伤口恢复,顺产和剖宫产各有重点
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伤口恢复情况都需要细致检查:
顺产妈妈:重点检查会阴侧切或撕裂伤口的愈合情况,看是否有红肿、硬结、渗液,或存在瘢痕增生影响生活;若有会阴缝线未吸收,需及时处理。
剖宫产妈妈:检查腹部切口是否愈合良好,是否有脂肪液化、感染或瘢痕憩室(切口处形成小腔隙,可能导致经期延长)。
曾有剖宫产妈妈因忽视伤口检查,术后2 个月出现切口处压痛,检查发现是缝线反应引发的慢性炎症 —— 及时处理才能避免形成窦道或反复感染。
其他重要检查:从“乳房” 到 “情绪” 都不能少
除了核心项目,以下检查也能帮你全面评估产后状态:
乳房检查:医生会查看乳腺是否有肿块、结节,乳头是否有破损,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和乳腺护理,预防乳腺炎;
血压和血糖: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妈妈,需复查血压和血糖,确认是否恢复正常,避免发展为慢性疾病;
血常规和尿常规:排查是否有贫血(产后出血可能导致)或尿路感染(产后常见并发症);
情绪评估:医生会通过问诊了解妈妈的情绪状态,筛查产后抑郁—— 约 10%~15% 的产妇会出现产后抑郁,早期发现和干预能避免病情加重。
哪些情况需要提前复查?别等42 天
如果出现以下问题,即使没到42 天,也需及时就医:
阴道大量出血(超过月经量)或恶露有恶臭;
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或有脓性分泌物;
持续剧烈腹痛、发热(体温超过38.5℃);
严重的情绪低落、失眠、对婴儿失去兴趣。
产后42 天的复查不是 “走过场”,而是给身体做一次全面 “体检”,从子宫复旧到盆底肌功能,从伤口恢复到情绪状态,每一项都关乎长远健康。即使自我感觉恢复良好,也建议按时复查 —— 很多产后问题早期无症状,等到出现明显不适时再处理,往往难度更大。对新手妈妈来说,重视这次复查,才是对自己和宝宝负责的态度。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