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中风后肢体僵硬动不了?中医康复有办法

发布时间:2025-11-04 17:46:27

马雨薇

山海关人民医院康复疼痛科

 

 

“中风后半边身子硬得像木板,连手指都弯不了,是不是这辈子都要瘫在床上?” 很多中风患者在恢复期陷入绝望,却不知肢体僵硬(中医称 “筋脉拘挛”)多是气血阻滞、经络失养所致,并非 “肌肉坏死”。抓住发病后 3-6 个月的黄金康复期,按 “被动疏通→主动激活→功能整合” 三步调理,多数人能从 “不能动” 逐步恢复行走,关键在方法对、坚持练。

 

先理清:僵硬不是“没救了”,是经络 “堵” 了、气血 “虚” 了

中医认为,中风后大脑脉络受阻,无法向肢体传递运动信号;同时气血亏虚,肌肉、筋脉失去濡养,就像“缺水的树枝会僵硬”。这种情况可逆:早期靠外力疏通经络,中期唤醒自身肌力,后期整合动作功能,让气血重新滋养肢体,僵硬就能慢慢缓解,切忌因短期无效放弃。

 

中医康复“三步走”,分阶段激活肢体功能

被动疏通(1-4 周):家人帮着 “动”,防粘连

此阶段患者肢体多“软瘫” 或轻微僵硬,无法主动活动,需家属协助干预:

轻柔推拿:用手掌揉患侧胳膊(从肩到手腕)、大腿(从髋到脚踝),重点按揉僵硬肌肉,每次15 分钟,每天 2 次,力度以患者不疼为宜,避免拉扯关节;

穴位刺激:用拇指按肩髃(肩峰下凹陷)、曲池(肘横纹外侧)、足三里(膝盖下3 指),每个穴位按 1 分钟,促进经络气血运行;

中药泡洗:伸筋草、透骨草各15 克煮水,温泡手脚(38-40℃),每次 10 分钟,软化肌肉、缓解僵硬。

目标:4 周内关节能被动活动(如家人帮抬胳膊能伸直),避免肌肉粘连。

主动激活(1-3 个月):自己试着 “动”,唤醒肌力

肢体能被动活动后,重点练主动控制,从“别人帮” 变 “自己动”:

手部训练:用健侧手帮患侧手抓弹力球,抓握时数3 秒再松开,每次 10 组,每天 3 次,逐步增强手指肌力;

下肢训练:仰卧时患侧腿缓慢抬离床面5-10 厘米,保持 2 秒放下,每次 5 组,提升大腿力量,避免动作过快;

穴位自按:用健侧手按患侧合谷(手背虎口)、阳陵泉(膝盖外侧下方),每次1 分钟,强化大脑对患侧的感知。

目标:3 个月内患侧能主动抬臂、抓物,肌力能对抗轻微阻力(如抓球不滑落)。

功能整合(3-6 个月):连贯 “动” 起来,学走路

单个动作熟练后,练“有用的动作”,衔接成日常功能:

平衡训练:先扶床边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每次1 分钟,每天 3 次;适应后练 “单腿站”(健侧支撑,患侧抬离地面 2 秒),增强稳定性;

步态训练:用助行器辅助,练习“患侧迈步→健侧跟进”,步幅别太大,避免踮脚、画圈,每次走 10 米,每天 2 次;

中药调理:气血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黄芪桂枝五物汤,补气血、通经络,减轻肢体沉重感。

目标:6 个月内实现短距离独立行走,能自己吃饭、穿衣。

 

2 个避坑提醒,别让康复走弯路

不急于“走”,先练基础:跳过前两步直接扶着走,易形成足内翻、画圈步态,后期纠正更难,需按阶段推进;

别过度用力:训练时若出现疼痛、头晕,立即停下,避免肌肉拉伤或血压升高,每天训练总时长不超过1 小时,分次进行。

 

中风康复是场“慢功夫”,可能某周没进步,但坚持 1-2 个月就会有突破。家属多鼓励、患者不放弃,按 “三步走” 科学训练,多数人能逐步摆脱僵硬,重新站起来。记住:每个微小的动作进步,都是向健康靠近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