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发布时间:2025-11-07 10:23:24
姜涛
唐山市开滦总医院
秋冬季节交替,气温骤降,感冒、发烧等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不少人在身体不适时,习惯自行搭配感冒药和退烧药,认为“多药齐下”能好得更快,却不知这种做法暗藏致命风险。近期医院急诊科已接诊多例因药物混搭导致肝损伤、肾衰的患者,药师紧急提醒:以下5种用药混搭组合风险极高,务必警惕。
感冒药+退烧药:最常见的“重复用药”陷阱
很多人发烧时会同时服用感冒药和退烧药,这是最普遍也最危险的用药误区。市面上90%以上的复方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它本身就是一种退烧药。如果在服用这类感冒药的同时,再额外服用退烧药,会导致对乙酰氨基酚摄入过量。
对乙酰氨基酚的每日安全摄入量不应超过2克,过量服用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引发急性肝衰竭。药师解释:“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会产生有毒代谢产物,短时间内就能摧毁肝细胞,严重时可能需要肝移植才能挽救生命。”临床数据显示,每年因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导致肝损伤的患者,占药物性肝损伤总人数的35%。
感冒药+止咳药:当心“呼吸抑制”危机
感冒常伴随咳嗽症状,部分患者会在服用感冒药的同时,自行加用的止咳药,这种组合可能引发呼吸抑制风险。多数复方感冒药含有抗组胺成分,这类成分会抑制中枢神经,导致嗜睡、头晕;而镇咳药也具有中枢抑制作用,二者联用会产生“1+1>2”的效果,加重中枢抑制,尤其对老年人、儿童或有呼吸功能基础疾病的人群,可能导致呼吸变浅、变慢,甚至呼吸暂停。
去年冬季,一位65岁老人因感冒同时服用复方感冒药和含可待因的止咳糖浆,夜间出现呼吸抑制,送医时血氧饱和度仅70%,经紧急抢救才脱离危险。药师强调:“感冒引起的咳嗽多为保护性反射,轻微咳嗽无需急于止咳,若咳嗽影响休息,应选择单一成分的止咳药,并仔细查看感冒药成分,避免重复使用中枢抑制类药物。”
退烧药+止痛药:双重刺激伤肠胃
发烧时伴随的头痛、肌肉酸痛,让不少人习惯在服用退烧药的同时加用止痛药。但有些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兼具退烧和止痛作用,与其他退烧药联用,不仅不会增强疗效,还会加重胃肠道刺激。
这类药物会抑制胃黏膜保护因子的合成,双重用药会使胃黏膜受损风险翻倍,可能引发胃痛、胃出血、胃溃疡等症状。对于本身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甚至可能诱发消化道大出血。药师建议:“退烧药和止痛药作用机制相似,选择一种即可,若疼痛明显,可优先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对乙酰氨基酚,避免空腹服药。”
抗生素+感冒药:无效用药还耐药
很多人认为“感冒发烧就是有炎症,必须用抗生素”,于是在服用感冒药的同时自行加用抗生素。但实际上,9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完全无效。
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缓解感冒症状,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当真正需要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时,药物效果会大打折扣。此外,抗生素本身具有一定副作用,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头孢类药物可能影响肝肾功能,盲目联用会增加身体负担。药师提醒:“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需通过血常规检查判断,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成药+西药:成分重叠易忽视
部分人认为中成药“副作用小”,会在服用西药感冒药的同时,加用中成药。但很多中成药并非纯中药制剂,而是中西药复方制剂,例如有些感冒颗药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与西药感冒药联用,会导致成分重复,增加肝肾损伤风险。
即使是纯中药制剂,也可能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例如含麻黄的中成药(如麻杏石甘汤),与西药中的降压药、降糖药联用,可能影响药效;含甘草的中成药,与利尿剂联用可能导致低血钾。药师建议:“服用中成药前,务必查看成分表,避免与西药成分重叠,若不确定,可咨询药师或医生,不要盲目联用。”
用药安全无小事,感冒发烧时,应遵循“能少用不多用、能单用不联用”的原则,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查看成分表,避免重复用药。若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剧烈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专业指导下用药,切勿自行混搭,以免踩坑伤身。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