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经常腰酸、夜尿多?中医教你从“舌苔+脉象”,自查肾脏健康信号

发布时间:2025-11-07 10:24:47


王凤仙

衡水市中医医院

 

 

“腰一坐就酸,像背了块石头”“一晚上起夜两三回,醒来就再也睡不着”……生活里,不少人把腰酸、夜尿多当成“累出来的小毛病”,却忽略了这可能是肾脏发出的“健康警报”。在中医理论中,“腰为肾之府”“肾主水液代谢”,肾脏的虚实寒热,都会悄悄反映在舌苔和脉象这两大“身体密码”上。学会简单自查,就能更早捕捉肾脏的健康信号,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先分清:这些“不适”,其实是肾脏在“提醒”

很多人以为只有剧烈腰痛才是肾病信号,其实肾脏的“求救”往往很温和。若你频繁出现以下情况,就该关注肾脏健康了:

腰部不适:不是突发剧痛,而是持续的酸胀、沉重感,弯腰做家务或久坐后加重,休息后也没明显缓解;

排尿异常:夜间起夜超过2次(正常成年人夜尿0-1次),或尿量忽多忽少,尿液泡沫多、颜色偏淡或偏暗;

伴随症状:晨起眼睑水肿、头发易掉早白、手脚冰凉、精神差总犯困,男性可能精力下降,女性可能月经量少、怕冷。

这些看似零散的症状,实则是肾脏功能失衡的表现。而舌苔和脉象,就像肾脏的“晴雨表”,能直观展现体内的气血、津液状态,普通人也能轻松上手自查。

第一步:看舌苔——3种典型舌象,对应肾脏问题

中医“望舌”主要看舌色和舌苔,前者反映气血状态,后者体现水液代谢,两者结合就能初步判断肾脏虚实:

舌色淡白+齿痕:多是“肾阳虚”

舌头整体颜色偏浅,像没涂口红的嘴唇,舌边还带着牙齿压出的痕迹(齿痕)。这是因为肾阳不足,无法推动气血运到舌面,就像“火力不足的锅炉”,烧不热全身气血。这类人除了腰酸、夜尿多,还会手脚冰凉、怕冷明显,喝热水也暖不热身子,大便可能偏稀不成形。

舌面少苔+干燥发红:多是“肾阴虚”

舌头表面几乎没有舌苔,或只有薄薄一层,舌面看起来干巴巴的,还透着淡淡的红色。肾阴是体内的“津液储备”,肾阴不足时,无法濡养舌面,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类人腰酸但不怕冷,反而容易口干咽燥、夜间盗汗(睡时出汗、醒后汗止),夜尿多但每次尿量偏少,还可能伴随失眠多梦。

舌苔白厚腻+黏腻感:多是“肾湿寒”

舌头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色舌苔,用棉签刮一下,能感觉到黏糊糊的。这是因为肾阳不足,无法温化水液,多余水分在体内变成“寒湿”,反映在舌苔上就是白厚腻。这类人除了腰酸、夜尿多,还会觉得身体沉重、像裹了层湿衣服,大便容易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

第二步:摸脉象——3种脉搏特征,判断肾脏虚实

中医“切脉”主要摸手腕处的“寸关尺”脉,其中“尺脉”对应肾脏(位置在手腕内侧靠近小指一侧)。无需专业技巧,只需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按,感受脉搏的强弱、快慢,就能初步判断:

脉搏细软无力:多是“肾气虚”

按尺脉时,轻轻一按几乎摸不到,稍用力才能感觉到微弱的跳动,脉搏还像细线一样细。这是因为肾气不足,推动脉搏的“动力”不够。这类人除了腰酸、夜尿多,还会精神差、稍微活动就累,说话声音也低低的,总觉得没力气。

脉搏沉迟缓慢:多是“肾阳虚”

想摸到脉搏,得用力按到手腕内侧的骨头附近,而且脉搏跳得很慢,每分钟不足60次(正常成年人60100次/分钟)。这是肾阳亏虚的信号,就像“冬天的河流”,水流慢、动力弱。这类人通常怕冷严重,腰酸时还带着冷痛感,夜尿多且尿液清稀,晨起可能眼皮水肿。

脉搏细数偏快:多是“肾阴虚”

脉搏能摸到,但很细,而且跳得偏快,每分钟超过90次,摸起来有点“急促”。这是因为肾阴不足,体内“虚火偏旺”,加速了气血运行。这类人除了腰酸、夜尿多,还会手脚心发热、口干舌燥,晚上睡不好,容易醒。

 

最后提醒:自查≠诊断,调理需“对症”

通过舌苔和脉象自查,能帮你初步判断肾脏的“寒热虚实”,但这只是“健康预警”,不能替代专业诊断。如果发现自己有明显的腰酸、夜尿多,且舌象、脉象异常,建议及时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辨证调理——比如肾阳虚可适量吃羊肉、核桃,肾阴虚可吃些枸杞、桑葚,肾湿寒则要少碰生冷食物。

中医讲究“治未病”,学会观察舌苔和脉象这两个“身体信号”,就能在肾脏问题刚萌芽时及时干预,守住肾脏健康,摆脱腰酸、夜尿多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