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男性不育该查啥?医生详解检测项

发布时间:2025-11-07 10:44:42


李亮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在存在不孕不育问题的夫妻当中,男性因素所占的比例大约为40% - 50%左右。然而,在临床实际情况中,男性主动前往医院进行就医检查的比例却远远低于女性。这一现象是较为普遍存在的,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复杂的因素。实际上,针对男性的生育力评估流程与女性相比相对更加简便快捷,而且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的话,是可以显著提升后续治疗的成功率的。这就凸显出男性主动接受相关检查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最新的临床指南内容,详细地为大家解读男性不育症必查的六大类检测项目,以期提高大众对男性不育检查的认知水平。

 

精液常规分析:生育力评估基石

作为首选基础检查,精液常规需禁欲27天后通过手淫法留取标本。检测指标包括:

精液量:正常参考值≥1.5ml,过少可能提示射精管梗阻或雄激素缺乏

精子浓度:正常≥15×10⁶/ml,低于10×10⁶/ml需警惕少精子症

前向运动精子率:PR≥32%为正常,低于20%会严重影响受孕概率

精子形态:严格标准下正常形态率≥4%,畸形精子过多可能与精索静脉曲张、感染相关

液化时间:超过60分钟未液化会阻碍精子活动,常见于前列腺炎患者

注意事项:标本需在30分钟内送达实验室,温度保持在20-37℃,建议23次检测(每次间隔1-2周)提高准确性。

 

精浆生化检测:输精管道功能窗口

当精液常规异常时,精浆生化可定位病变部位:

果糖:由精囊分泌,阴性提示精囊发育不全或射精管梗阻

中性α-葡萄糖苷酶:附睾分泌标志物,降低提示附睾功能障碍

酸性磷酸酶:前列腺功能指标,升高可能与前列腺炎相关

锌含量:正常值≥2.4微摩尔/一次射精,缺乏会导致精子活力下降

 

内分泌激素检测:调控生育的"指挥系统"

建议上午9-11点空腹采血,核心指标包括:

睾酮(T):正常参考值9.4-37.4纳摩尔/升,过低影响生精功能和性欲

促黄体生成素(LH):升高伴睾酮降低提示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

促卵泡生成素(FSH):超过12IU/L提示生精上皮损伤,严重少精或无精时显著升高

催乳素PRL):升高会抑制GnRH分泌,导致性欲下降和勃起功能障碍

雌二醇(E2):过高可能削弱睾酮作用,影响精子生成

 

遗传学检测:揭开先天异常的面纱

以下情况需进行遗传评估:

染色体核型分析:适用于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患者,可发现克氏综合征(47,XXY)等染色体异常

Y染色体微缺失:AZF区域(a、b、c段)缺失是男性不育重要遗传因素,其中AZFc缺失最常见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基因突变: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患者必查项目,其配偶需同时筛查

染色体结构异常:如平衡易位、倒位等,可能导致反复流产

 

感染因素检测:清除生育"隐形杀手"

针对性检查包括:

生殖道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核酸检测,阳性需夫妻同治

精液白细胞计数:≥1×10⁶/ml为白细胞精子症,提示生殖道感染

抗精子抗体(AsAb):采用MAR试验或IBT法检测,阳性可能导致精子凝集和活力下降

 

影像学检查:直观呈现生殖器官病变

经直肠超声:评估前列腺、精囊、射精管病变,可发现精囊囊肿、射精管梗阻等

阴囊超声:检测精索静脉曲张(Valsalva动作时内径≥3.1mm)、睾丸微石症、附睾囊肿等

MRI:对精囊腺、垂体病变显示更清晰,无精症患者可评估是否存在生殖管道发育异常

 

特殊检测:解决疑难病例的"终极手段"

睾丸活检:无精子症患者区分梗阻性与非梗阻性病因,同时可获取精子用于ICSI

精子DNA碎片指数(DFI):采用SCSA法检测,正常值<15%,升高会降低受孕率,增加流产风险

精子顶体功能检测:适用于不明原因不育,顶体反应率低会影响精卵结合

精浆弹性蛋白酶:隐性感染的敏感指标,>290纳克/毫升提示生殖道炎症

检查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检查前27天避免性生活,同时忌烟酒、熬夜和剧烈运动

停用影响精子质量的药物(如化疗药、激素类药物)至少4周

感冒、发热期间不宜进行精液检查,需痊愈后2周再查

检查前需向医生说明既往疾病史、手术史和用药情况

 

男性不育检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医生会根据初步结果选择后续检查项目。建议夫妻同诊,避免遗漏女方因素。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即使严重少精或无精患者,也可通过显微取精和试管婴儿技术实现生育愿望。早发现、早干预是提高男性不育治疗成功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