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家和最福

发布时间:2021-06-21 10:36:41

娘的新工作

娘在55岁时,有了人生一份新的“职业”,开始了自己前所未有的征程,迎来了自己极其艰难的挑战,也开启了自己一生最幸福的时光。

儿子将近两岁时,因妻子产假到期,我们便将儿子送回了我的老家,放在娘的身边,希望娘既能帮着照看儿子,也照顾着家。1个月后,我们利用周末空闲时间回老家看孩子,看到儿子的满身泥土和见到我们略显迟疑的目光,我们瞬间就掉下了眼泪……我们还是把儿子带回了我工作的城市。我知道,我看到儿子当时的模样,其实就是我儿时的缩影。但时代不同了,每家都是独生子女,孩孩金贵,我们也和千万个独生子女的父母一样,不敢去“尝试”老家的教育。

儿子带回来,难题也来了。我们都上班,儿子又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实在是没办法,还是想求救娘。我们反复合计,犹豫再三,生怕给娘带来难题,带来无奈。“行,我去!”娘接到我的电话,很痛快、简洁地答应了。就这样,姐姐把娘送到了我的身边,娘来到了一座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城市。从此,娘便开始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

让娘来城市给我带儿子,对于只上了4天学的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首先第一大难关就是方言。我懂娘的话,可是,邻居、楼下的退休人员,几乎没人听得完整。幸好,楼下有一两个退休职工的老家是我们县的,娘也就有了些许跟外界的交流。对娘来说,家里的很多电器都是陌生的,名字都没听说过,更谈不上使用了。我们犯了难,不知从何下手来教会娘。单单是液化气的安全使用,我们就叮嘱了娘很多遍。“我不怕啊!你们多教几遍,我慢慢学,一点点儿学。”“多领着我去几趟菜市场,我做个标记就行了。”我担心娘学不会,生怕弄出危险。但是,我多虑了。娘很聪明,也很有决心和信心。很多电器,教上一两次,娘就学会了。领着娘去了一趟菜市场,娘就记住了。娘虽然不识字,但是,娘有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学过的东西,走过的路,基本不忘,这令我非常惊讶。

娘来了,我们家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儿子睡觉的时候,娘就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换下的、来不及洗的衣服,娘早早就手洗干净,晾在了阳台。我们总是劝娘,说有洗衣机。娘总是说:“没事,孩子睡了,我没事,闲着也是闲着。”每天早晨醒来,我面前永远是热腾腾的早餐、换洗好的袜子、铮亮干净的皮鞋……我喜欢吃娘的手擀面、各种馅饺子、烙的大饼、腌制的小咸菜、炒的土豆丝、制作的辣椒酱、香椿炒鸡蛋、野菜团子、豆面萝卜汤、小葱拌豆腐……娘总是变着花样,给我们做简单省钱、却又非常可口的饭菜。我们从不说想吃什么,可是娘却从我们吃的量上,准确地判断出我们的口味和偏好。第一顿我们吃得多,第二顿必定还有。有一周,我连着5天中午吃了娘的手擀面。即使这样,我也吃不够,吃不腻。娘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总是眯着眼睛微笑:“慢点吃,慢点吃……”

我们上班去了,娘就在家看护着儿子。熟悉了环境后,娘就天天背着儿子下楼、上楼,领着儿子去玩耍。我家住在四楼,娘舍不得她的孙子——我的儿子自己上下楼,生怕磕着、碰着,无论多少次上下楼,总是背上、背下。我跟娘说,让儿子自己上下楼,略微扶着他就好,娘答应着,可依然“我行我素”。“淘淘,奶奶现在背着你,等奶奶走不动了,你背不背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背奶奶。”娘跟我说着她和儿子的咿呀对话。娘跟我说的时候,开心极了,笑得前仰后合的,就像儿子已经长大了,真的背着她一样。

娘很细心。我家的厨房里有一面凸出的墙柜,底端高度正好和儿子身高差不多。娘生怕儿子磕着头,把每一个尖硬的棱角都用软布进行了包裹,生怕儿子受丁点儿伤害。就这样,儿子在娘的楼上楼下、背来背去里,渐渐长大,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我们也在这段时光里,深深地享受了最温暖的母爱,感受着娘最干净、最质朴、最深重的恩情。

儿子上幼儿园了,等儿子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我们基本能够自己带儿子后,娘说,她想回老家了。娘说:“你弟弟还没成家,我得回去……”在我家的征程告一段落,娘又走向了下一个驿站,开始了新的征程。

吃现成的可口饭、穿干净衣服、住一尘不染、干净整洁的房子。娘,用她的心,她的累,她的爱为我们种植了最温暖、最难忘的幸福时光。这段征程,累了娘,我们感恩不尽,心疼不已。可是,娘说,这是她一辈子最幸福的日子,自己很开心,觉得自己还有用。说这话的时候,娘笑了,我却哭得很伤心。侯俊华

端午忆外婆

又到端午。中学同学群里,拉拉杂杂都是与端午相关的忆往昔。正没心没肺笑着闹着,就看见从小跟我一起长大的几个闺蜜几乎同时@我,一个说:“最喜欢吃你外婆包的碱水粽子了。”另一个说:“至今吃过的最大的粽子,就是你外婆包的那种长方枕头一样的腊肉粽子。”

难为她们还记得我外婆以及我外婆的特色粽。想当年,每次外婆从老家带来各色各样的粽子,我可真没少拿着去学校炫耀,并且豪爽地请同学品尝。我还炫耀过外婆做的布鞋、外婆纳的鞋垫、外婆绣的手绢……

突然间心绪震颤。又一次特别想念外婆。姐姐、弟弟和我,我们姐弟三个,上幼儿园之前基本都跟外婆一起生活。虽然太小时候的事情我们几乎没什么具体记忆,但三颗稚嫩的心一致都有明确感受,外婆对我们的爱,可谓是从头到脚从始至终无微不至。幼儿园、小学、中学期间,我们姐弟寒暑假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去外婆家;除此之外,外婆也会一年数次,坐整整一天的绿皮火车,从老家来看望我们。外婆晕车很严重,但她还是不顾外公劝阻,不仅要来看我们,还要带上许许多多花花绿绿甜的咸的荤的素的她亲手制作的食品给我们解馋。其中当然包括端午时节那些形状特别味道特别的或大或小的粽子。

我也记得,每次外婆要来了,母亲都会提前“警告”我们,别外婆一进门就黏着贴着,让外婆先休息休息缓解一路劳累……但每次见到外婆,只要她伸出胳膊把我们姐弟一起拥进怀里,妈妈的“预警”便立刻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我们争先恐后一边跟外婆撒娇一边在外婆带来的大包裹小包裹里翻找各自最爱的美味。

然后,考上大学,远离家乡,异地工作,结婚生娃,我们姐弟散落三地,各自努力行走在人生路上。而外婆,年岁渐高,身体愈弱,再不愿离开故土老屋。聊童年、聊外婆,依然是我们姐弟联络时最经常的话题;偶尔给外婆写封信,偶尔给外婆邮个包裹,时间流水中大家仿佛习惯了静谧淡然似有若无的那种感觉……

直到有一次出差,参观某家博物馆时,看见一张老奶奶的照片,我的心登时有一根弦被无形之手重重拨动拉扯了:照片里的人,跟我外婆真的太像了!泪水瞬间盈满我的眼眶,我在照片前站立良久脚步迟迟难移……那天晚上,我跟姐姐电话,跟弟弟电话,说来说去全是外婆。我们决定,无论如何,要带上我们的孩子,一起回老家,看望90岁高龄的外婆。

说做立刻就做。当我们齐齐出现在外婆面前;当外婆“张冠李戴”叫出我们的小名;当我们的孩子又惊又奇又略微胆怯地一边喊着太外婆,一边靠近太外婆,外婆跟我们一起,哭着笑笑着哭,情绪无拘起伏,连老屋里的空气都被“传染”得格外带感……那回,我们第一次跟外婆有了合影……

外婆去世很多年了,我还是一阵一阵地会特别想她。于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