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实践场景

发布时间:2022-12-09 21:59:4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河北广播电视台开设《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实践场景》专栏,聚焦全省上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系统谋划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具体实践,奋力开创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

建设清洁高效 多元支撑的新型能源强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姚运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总体部署,给河北新能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立即研究部署我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问题,并把新型能源强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之一,明确提出到2027年,实现全省电力供需平衡的目标。”

姚运涛介绍说,这一场景谋划,到2027年,我省定州三期、沧东三期等一批基础性、调节性电源将投入运营,全省火电支撑电源规模将达到6900万千瓦以上;风光电装机达1.14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达500万千瓦,抽水蓄能并网装机达1500万千瓦,能源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姚运涛:“围绕这个目标,我们要全力实施风电光电、抽水蓄能、核电、火电、海上风电五大建设工程。我们目前正在精准制定5个工程的5年工作计划,正在筹备成立5个系统专班全力推进所有项目的落地落实。”

姚运涛介绍说,在实现2027年目标的基础上,再经过8年努力,到2035年,使全省火电装机规模稳定在7000万千瓦左右,陆上风光电装机达到1.66亿千瓦、海上风电开发规模1500万千瓦,沿海核电建成720万千瓦,"风、光、水、火、核、储、氢"多能互补供应格局基本形成。天然气管网实现县县通。风电、光伏、输变电、新型储能等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在张承、沿海地区实现集群化发展,形成稳定可靠的能源产业链供应链。

姚运涛:“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抓好能源促发展,不让发展等能源,确保新型能源强省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建设便捷畅通 安全智能的交通强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侯智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今天召开的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审时度势,把我省交通运输发展问题作为研究部署的重要内容,决定把建设便捷畅通、安全智能的交通强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实践)场景之一。”

这一场景谋划的起点,正是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十年间的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初步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格局,基本建成通达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主骨架。

得益于这些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实践场景的版图上,勾勒出这样一幅交通场景:到2027年,"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建成,省会直达各市,京津雄及环京津1小时交通圈更加便捷,全省铁路里程达到9100公里。公路方面,总里程达到23万公里。机场方面,高水平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初步建成。港口方面,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14亿吨/800万标准箱。

侯智敏:“在项目建设上坚持加快、提前、调整,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在运输组织上坚持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健全机制,推动交通物流"好上加好、畅上加畅"。到2027年,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取得新成效,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迈上新台阶。”

侯智敏厅长告诉记者,到2035年,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绿色集约、智能先进的交通运输格局基本形成,交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居全国先进行列,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基本形成。

建设创新驱动 优质高效的制造强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细化、实化、具体化,河北结合省情、抓住机遇,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付振波:“省委召开十届三次全会,迅速地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将"创新驱动,优质高效的制造强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之一。明确提出到2027年基本形成符合河北实际、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强省、质量强省地位基本确立的要求。”

河北是工业大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5.3%、占全国工业的3.8%。这是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重要支撑。

夯实基础,加速奔跑,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工业场景正展现出美好蓝图:到2027年,全力推动制造业增加值稳定增长,占GDP比重保持在30%左右;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1.5%以上;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8%,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全省两化融合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梯队,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付振波:“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工业场景,首要任务就是强化创新驱动。在需求侧进一步地摸清企业技术瓶颈,在供给侧引入工信部部署的高校院所科研成果,重点工作是深入地实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真正的让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立起来、强起来。”

付振波厅长告诉记者,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省工信系统将在实现2027年目标的基础上接续奋斗,到2035年,推动制造业增加值较2021年翻一番、达到2.4万亿元左右;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全面突破,产业集群全面升级,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河北创造、河北智造、绿色低碳成为河北制造新的靓丽名片。

建设陆海联动 产城融合的临港产业强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党的二十大为河北发展提供了强大政治引领和重大历史机遇,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指明了方向。

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高俊钊:“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审时度势,找准我省经济建设的发力点,把陆海联动、产城融合的临港产业强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之一,明确提出到2027年,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明显提升,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向海发展、向海图强。在"建设陆海联动、产城融合的临港产业强省"这一场景谋划中,到2027年,我省港口年设计通过能力将达到14亿吨/800万标准箱,临港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将实现高质量发展,秦皇岛生命健康、唐山机器人、沧州电子信息及应用等高端高新产业将不断壮大,林茂、滩净、岸绿、湾美成为河北沿海地区鲜明标识。

高俊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沿海临港地区发展工作,不久前印发了《加快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进一步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使沿海临港地区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提出了五部分十八条具体措施,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高俊钊介绍说,在实现2027年目标任务基础上,到2035年,我省将基本建成现代高端的沿海港口群、集约高效的临港产业带、宜居宜业的滨海城市群,成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