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来自河北两会的冀中医声音

发布时间:2024-01-25 10:08:57

1月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石家庄开幕。河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孙士江,河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方朝义作为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尽责,踊跃建言献策,在会议上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设中医药强省发出冀中医的声音。

省政协委员、河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孙士江

推动健康乡村建设,聚焦乡村“一老一小”,

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家门口”式健康服务

近年来,我省通过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远程医疗服务、建立大病台账、成立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健康小屋”等举措,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但因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人才相对匮乏、中医药服务体系相对滞后、“治未病”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等因素,“一老一小”健康服务还存在短板,缺少有效抓手。

做好乡村“一老”健康服务,一是搭建省、市、县、乡、村一体化的老年病、慢病管理中心,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预约、转诊等服务。二是通过加强乡村医务人员技术培训,使基层医务人员掌握3-5种中医适宜技术等手段,推动老年病、慢病的中医药防治服务普及,扩大中医药在保健领域的优势作用。

围绕乡村“一小”健康服务,依托我省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项目这一民生工程,建立乡村青少儿“健康小屋”,为乡村青少儿建立健康电子档案,推进“龙脊导引操”进乡村校园等活动,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干预力度,打通青少儿身心健康管理服务的通道。

乡村群众健康素养相对较低,未病先防意识不足,癌症筛查进乡村非常必要。依托我省定点筛查医院,将癌症早筛、早诊、早治工作延伸至乡村,对乡村癌症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同时,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健康乡村”建设思路,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式健康服务,建议以我省“健康家园”联盟行动为起点,推出10项基础健康服务和15项中医药特色健康服务,以“健康乡村”建设带动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健康乡镇建设,逐步实现“乡镇、乡村、社区、家庭”四级健康服务网络全覆盖。此外,筑牢“互联网+医疗”平台服务的网底,设立乡村远程医疗站点,指导乡村医生为独居、空巢、失能等特殊老年人及孕产妇、长期卧床和术后康复患者、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专业上门医疗、护理及康复服务,由省级医疗机构进行信息追踪回访,打通底层数据,形成闭环管理,提高精准防治能力。

省政协常委、河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方朝义

优化中医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在科技创新中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我省中医药高等教育资源分散,合力不强,应加大对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中医药大学的支持力度,发挥其人才聚集优势。建议加大中医药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整合全省中医药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增设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解决滞碍中医药强省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短板。

在中医药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可以很好地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聚集优势资源,加大中医药科技人才培育力度,优化我省中医药科研资源配置,激发我省中医药科研创新活力,丰富研究内涵和研究内容,开辟新的研究路径,产出标志性成果,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