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第 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河北省启动仪式在衡水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14 17:02:09

4月13日上午,以“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发力”为主题的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河北省启动仪式在衡水举行。

第 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河北省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由中国抗癌协会发起,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河北省抗癌协会、河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河北省临床肿瘤学会、河北省慈惠癌症防治基金会联合主办,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承办。来自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北省抗癌协会、河北省临床肿瘤学会、河北省慈惠癌症防治基金会、河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衡水市政协、市卫健委及相关人员参加启动仪式。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国彬主持大会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王玉新致欢迎词

大会由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国彬主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王玉新致欢迎词并介绍了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的肿瘤防治工作。

河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河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河北省癌症中心主任单保恩致辞

河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河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河北省癌症中心主任单保恩教授指出:“生活方式的健康化、医疗机构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可避免癌症发生、极大提高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肿瘤防治宣传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联防联控”防治路径,广大医务工作者要织密癌症防治协作网、扩大癌症危险因素宣介声势、推动癌症筛查向纵深发展。”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处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肿瘤防治正朝着全领域行动,全专业深耕、全地域覆盖,全人群参与,全媒体传播的方向迈进,希望各地各单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强化公众科学抗癌理念,持续推动肿瘤防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卫生健康力量。相信在全省卫健系统共同努力下,肿瘤防治工作将取得长足进步。

衡水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衡水市癌症防治体系不断完善、防治技术不断进步,消化道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项目取得进步。今后要深入贯彻肿瘤防治的核心理念,推广科学防癌的健康生活方式,让权威医学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让肿瘤防治的理念深入人心;提升肿瘤防治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肿瘤防治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蒋栋讲话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蒋栋强调了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表示通过宣传公众应正确认识癌症、科学防治癌症、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要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个体化、精准化的策略,切实提高肿瘤防治工作的水平。

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河北省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随后,在各界代表的共同见证下,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河北省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号召以科学为盾,以健康为甲,人人行动起来、人人参与进来、人人落实下去,早防早控早诊早治,筑牢防治肿瘤的坚固防线。

河北省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科普讲座

启动仪式后,在三楼学术厅,现场四位专家就“控制消化道癌早诊早治的关键”等话题实施科普宣教,让在场听众受益匪浅。

专家现场义诊

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西院区一楼大厅,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骨科、妇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肿瘤内科、肿瘤免疫科的知名专家开展义诊,针对问诊的广大市民答疑解惑并提出个性化治疗方案。活动累计服务400余人次,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会后,河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河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河北省癌症中心主任单保恩教授与河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运江教授分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采访河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河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河北省癌症中心主任单保恩

记者:河北省在提升农村及偏远地区癌症防治知识普及率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如何确保健康资源均衡分配以缩小城乡防控意识差距?

单保恩: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我国、我省癌症发病、死亡及负担状况。我国每年新发癌症457万,死亡300万,我省每年新发癌症17.5万,死亡10.3万人,我省每天480人新发癌症,314人死于癌症,癌症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 27%,比任何其他疾病、任何自然灾害、任何重大事件都严重危及人民健康。我国每年癌症医疗花费4000多亿,每个省约100多亿元,成为患者和国家的重大疾病经济负担。

第二要明确癌症防控的措施也就是说宣传什么内容。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约45%癌症死亡归因于潜在和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意味着四成以上癌症死亡可通过一级预防来避免,可不得癌症。

第三明确国家为什么开展知识普及以及农村偏远地区知识普及率状态。

河北省抗癌协会和河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卫生健康方针,将癌症防控作为重要使命,积极开展肿瘤科普宣传,引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防癌抗癌水平。

河北省抗癌协会通过科技普惠民生,塑造卫生健康意识。

品牌活动范围拓展加速河北省抗癌协会充分利用“世界癌症日、肿瘤防治宣传周”,通过抖音短视频、微信视频号等媒体平台在全省广泛组织爱心义诊、科普宣传等活动,现场服务上万人次,唤起人们对癌症防治的重视和关注。

传统特色活动多点创新,2023年3月8日组织专家开展“健康与您同行、生日有爱相伴”和女性健康咨询“面对面”活动,就乳腺妇科常见病、生殖医学及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为女性朋友答疑解惑,还分别作了“乳腺健康相关知识介绍和关爱卵巢”讲座,为女性朋友的健康保驾护航,线上4000余人次参与。

9月17-23日,以“科普为民、科技惠民”为宗旨开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题科普和肺癌关注月义诊和宣教活动,200余名患者和家属参与;以“破茧成蝶、乳获新生”为主题开展“粉红丝带”联谊的才艺展示、科普讲座、答疑互动等,相关领域专家、康馨家园志愿者、患者及家属等300余人参加。

在520国际临床药物试验日,为大众提供用药咨询百余人次、举办了“守护用药安全、药师在您身边,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等义诊活动;每月举办“医患一家亲”健康大讲堂,每期60余人参与。邢台和唐山市抗癌协会走进18站开展“肿瘤防治知识巡讲”。通过这些活动,用科技普惠了民生,塑造了良好卫生健康意识。

记者:作为国家癌症防控重点省份,河北下一步将如何推动“以健康为中心”的防治理念转型?

单保恩:首先回答为什么我省是国家癌症防控重点省份。上世纪70年代,我省食管癌发病和死亡率位于我省我国肿瘤第一位是我国乃至世界集中高发区,经过综合防控,食管癌死亡率明显下降。我省肺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发病死亡率从肿瘤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一位,是全国平均水平 1-2倍,我省胃癌发病死亡是全国 1.5-1.7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始终处于肿瘤的第二位,与30年前比19-35岁青年人胃癌发病率翻了一番。由此说明,我省是国家癌症防控重点省份。

为了做好癌症防控,河北省抗癌协会和省肿瘤防办按照省委省政府卫生工作方针,着力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联防联控”防治路径,主要从三方面推动“以健康为中心”的防治理念转型。

首先,完善防治体系,织密癌症防治协作网,强化政策保障 按照河北省 15 部门联合印发的《健康河北行动-癌症防治行动 2030 实施方案》,围绕体系建设、肿瘤登记、早诊早治、规范诊疗、科技创新、科普宣教等细化综合防治措施,推动癌症防治高质量发展。

第二要控制危险因素,降低癌症发病风险。优化科普宣传手段,营造全民肿瘤防治大环境,继续开展好世界癌症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全方位开设科普频道、专栏、系列讲座、科普短视频等普及防抗癌健康科普知识,让大家深刻明确诱发癌症的风险因素,进行预防,而不得癌症。

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持续开展以“三减三健”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健康生活方式支持性环境建设以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等活动,着力改善肿瘤等慢性病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减少或延缓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降低过早死亡率。

最后要推广早诊早治,推动癌症筛查向纵深发展。

采访河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北省肿瘤防治联合会执行主席刘运江

记者:作为河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请您谈一谈癌症的早筛早治及如何预防?

刘运江: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不过癌症也是慢性可控性疾病,得了癌症并不可怕。通过规范治疗和康复措施,癌症患者能回归家庭和社会,很多癌症是可以治愈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只要癌症十年不复发,就是临床治愈。

早筛能较早发现癌症,既节约经济资源,在卫生经济学上更合算,治疗效果也很好。现在癌症治疗理念不仅是保命,还要保功能、保美观。追求全面康复,包括躯体和心理康复,这样才能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癌症现在很常见,得了癌症不可怕,要和医生好好沟通。这也需要全社会、周围亲戚朋友共同努力,一起承担压力。

癌症是慢性可控性疾病,科学的生活方式很重要。癌症预防主要是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涵盖饮食、运动、锻炼等行为;二级预防是筛查,早筛早治,通过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癌,治疗后可防止癌前病变发展成癌,早期癌治疗效果也很好,能达到治愈效果;三级预防是规范诊疗,现阶段规范诊疗能大幅提高群体远期生存率。

现在讲全程管理,从患病前的健康生活方式,到患病后的躯体心理康复,再到回归家庭和社会,是全程的管理理念。所以,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是完全有能力、有希望做到的。(记者:冀杰)